【色母粒产业网】8 月 1 日消息,山东明厚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万吨级苯氧树脂工业化量产的企业。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该领域的国产化空白,其产品性能指标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公司始终秉持 “探索材料之源,筑梦科技之巅” 的创新理念,以定制化服务为核心原则,深入洞察客户的各类需求与期望。从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到最终的交付环节,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在材料应用上的多样化需求。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公司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核心,聚焦 “卡脖子” 技术难题并实现突破,着力打造高性能苯氧树脂国产化标杆。通过与下游应用商紧密合作,针对行业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同时加大针对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产业链条。这些举措有力支撑了高端电子、新能源和特种涂料等高性能行业的发展,为 5G 通信、航空航天、锂电池、光伏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材料,助力这些领域实现性能升级与自主可控。
从市场现状来看,目前国内苯氧树脂市场高度依赖进口,主要供应商包括美国亨斯迈、日本新日铁及三菱化工等。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进口产品成本逐年上升,且供应稳定性难以保障,因此国产化替代需求极为迫切。
山东明厚德此次首发的苯氧树脂产品涵盖多个类别,包括颗粒状苯氧树脂、粉末状苯氧树脂、溶剂型苯氧树脂、水性苯氧树脂以及共混型苯氧树脂。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苯环、醚键和羟基,这些结构特征赋予了它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醚键提升了产品的柔性、化学稳定性及延展性;苯环赋予树脂刚性和热稳定性,提高了拉伸强度,并增强了与含芳香族树脂的相容性;羟基作为反应交联点,提升了与酯键的相容性,增强了粘接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
该公司的苯氧树脂产品具有三大核心优势:在质量指标方面,性能优于进口产品,且支持定制化生产;在价格体系上,进口产品当前价格为 10-14 万元 / 吨,而明厚德的产品价格直接下降 60%;在产能保障上,依托万吨级产能优势,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产品供应。
在技术层面,公司实现了全链条工艺的国产化突破。自主研发苯氧树脂的合成、改性及量产工艺,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彻底终结了国内对进口苯氧树脂的依赖,实现了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化,在世界高分子材料领域展现出强劲的中国力量,引领行业向新高度发展。同时,其创新材料具备诸多性能优势,如优异的机械性能(柔韧、抗冲击、弯曲加工性佳)、强大的附着力(对金属、复合材料等)、良好的涂膜性(耐腐蚀、耐化性、耐水性及电气性能优异),作为非晶态聚合物,加工灵活且可修饰性佳(侧链羟基可作为改性交联位点),还具有低气体渗透性等特点。
在替代场景方面,该产品赋能多个产业。在涂料领域,其附着力极强,优于环氧树脂,适用于钢铁、铝合金、塑料等,且耐腐蚀性好,致密漆膜能阻隔水汽和腐蚀介质,与聚氨酯、环氧等面漆兼容性佳;在电子封装复材领域,可提升板材韧性,其耐湿热性及介电性能适配高频 PCB,增强层间结合力,作为电子封装材料,凭借绝缘性和耐热性保护芯片等元件,提高封装可靠性以适配严苛环境;在军工涂料领域,可形成耐腐蚀涂层,抵御酸碱等腐蚀,用于金属、设备表面防护,作为船舶、航空涂料中的高附着力底漆发挥作用;在粘合剂应用领域,对金属、复合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具有极强附着力,可用于飞机蒙皮、车身结构等承力部件,配合环氧、酚醛树脂交联,能适应 120–180℃的耐高温场景(如发动机部件);在工程塑料改性领域,可改善塑料抗冲击性,提升其抗拉伸性能、耐寒性、韧性、强度,以及耐热与耐化学腐蚀性,助力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