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 月 1 日消息,在塑料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材料创新与规模化应用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所在。国内日化行业的领军企业立白集团与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的先导者陶氏公司,近期合作取得的成果,为消费后回收材料(PCR)的大规模应用开辟了切实可行的道路。
立白集团在其 “立白花植柔护” 系列产品包装中,成功采用了含有 10% 陶氏 REVOLOOP™ PCR 树脂的材料方案。该方案在保证包装耐用性满足日化产品严格标准的前提下,大幅减少了包装环节的碳排放,这也是陶氏循环经济方案在我国市场规模化生产中的一次重要实践。立白研发中心总经理张利萍指出:“对立白而言,探索塑料包装的循环利用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与陶氏的战略合作已促成多项创新成果的落地。” 她还特意提及双方合作开发的中国首款可完全回收的洗衣凝珠立式袋,其核心材料正是陶氏的 INNATE™ TF-BOPE 树脂。而此次新一代花植柔护系列引入 PCR 材料,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彰显了品牌在环保责任方面的坚定承诺。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这类合作得以开展的技术支撑,源于陶氏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不断创新。该公司最新推出的 INNATE™ TF 220 精密包装树脂,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向拉伸薄膜技术(HD-BOPE)取得的重要突破。这款树脂借助独特的分子结构设计,不仅大幅提高了加工效率,实现了优异的挤出稳定性和双向拉伸性能,还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损耗。同时,材料在刚性、耐热性等关键指标上的改进,使其能够满足印刷、复合等下游工艺的高要求,在食品饮料、家居与个人护理等领域的软包装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
在全球软包装回收率普遍不高的情况下,INNATE™ TF 220 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有效平衡了 “高性能需求” 与 “可回收设计” 之间的矛盾。它有助于实现单一材料包装结构,同时兼顾出色的视觉效果和耐用性;增强的性能使其能够应对印刷、复合等下游加工的挑战;而其可回收设计理念,直接帮助品牌商响应如中国 “双碳” 目标等区域性回收法规要求。
陶氏公司包装与特种塑料事业部亚太区商务副总裁李明壮强调:“亚太地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通过 INNATE™ TF 220 这类创新材料,我们重新确立了可回收包装设计的性能标准,并借助价值链合作加快行业转型。” 这种从材料研发商、包装生产商到终端品牌商的深度协作模式,正在构建更为完善的循环材料生态系统。陶氏正积极联合价值链伙伴,专注于循环材料开发、回收技术升级以及可回收设计优化,共同推动创新包装解决方案的商业化应用,最终旨在提高整个塑料产业的可回收性、再利用性和资源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