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岚山,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建!

   时间:2025-09-23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9月23日消息,坐落于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的日照盐粮集团废塑料再生新材料项目,目前已正式迈入投产试运行阶段。曾经被视为环境负担的“白色垃圾”,在此处踏上了资源化“重生”的全新旅程。

在项目生产车间内部,记者看到各类机械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转。一车车废旧塑料经过分拣、清洗、破碎、熔融等多道工序的处理,逐步转化为颗粒状或片状的再生塑料原料。这些再生材料后续将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建材、工业辅助材料等多个领域,成功实现了从“污染废料”到“产业资源”的价值跨越。而在车间外部,已经打包完毕的15吨再生原料正等候发往临沂的一家包装企业,即将以全新的“身份”重新融入产业体系之中。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废旧家电、塑料包装膜、废旧农膜……这些以往可能面临堆填或焚烧处理的废塑料,如今在这里能够实现再生塑料的高值化利用。”日照绿能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长鑫指着生产线向记者介绍道。该项目的核心优势并非局限于对废塑料的简单回收,更在于对循环资源的高值化转化。同时,项目还搭建起“回收—检测/研发—处理—加工—高值化应用”的一体化创新链,切实提升了集团在实体产业领域的竞争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从低端回收处理到高端材料创新的闭环升级,打造出了新质生产力的示范样板。

提及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4个月的“盐粮速度”,刘长鑫坦言,这是“效率”与“规范”始终并行的成果。“3月13日资环公司刚刚成立,我们就立即组建了项目筹备组,全体成员迅速进入‘创业’状态。”通过“挂图作战”的方式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立项、手续办理、设备采购等关键环节;建立周例会与驻点工作制度,细化成本管控与收益分析;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合作单位及行业标杆企业学习交流,快速构建起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公司治理体系,为项目的顺利投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份“加速度”的背后,是项目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刘长鑫表示,布局废塑料再生项目,既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的具体举措,也是集团深耕再生资源主业的必然选择:“我们的核心业务聚焦‘盐粮、再生资源、农业’三大板块,废塑料再生项目恰好补齐了再生资源领域‘高值化利用’的短板。此外,岚山拥有港口优势和产业基础,回收的废塑料能够通过港口辐射周边省份,物流成本相比内陆地区更低,再加上与行业龙头辽宁双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技术和管理方面都得到了有力保障。”

项目所产生的“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经测算,该项目立项总投资为6000万元,每年可处理废塑料5万吨,这相当于减少7.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省约15万吨原生石油资源。与使用原生资源相比,可减少45%的污水排放以及60%至70%的能耗。在经济层面,项目满产后预计每年总产值可达1亿元,缴纳税收1000万元,直接带动40余名本地村民实现就业,其中不少是周边村庄的返乡劳动力。“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车间操作工王师傅的话语,道出了当地劳动者的真实心声。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正成为日照岚山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引爆点”。“我们并不满足于‘只做废塑料再生’,而是要以这个项目为核心,串联起更多的循环产业环节。”刘长鑫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计划联合央企、地方国企,在园区周边布局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废旧家电拆解、废纸回收利用等项目,致力于打造具有区域示范效应的市级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器和聚集区。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省级‘再生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试点基地’为目标,实现通过再生资源循环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发展愿景。”

从“堆填污染”到“高值再生”,日照盐粮集团废塑料再生新材料项目的投产,不仅是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一跃”,更勾勒出了岚山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崭新蓝图。随着项目全面达产以及后续规划的逐步推进,这里将逐步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生态,为日照市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绿色高质量发展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