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9 月 23 日消息,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上海石化”)的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迎来关键节点 ——9 月 9 日上午,该项目管理部正式举行揭牌仪式,这一动作标志着这项承载战略意义的工程从规划阶段迈入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项目管理部的核心职责明确为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凝聚攻坚合力,最终确保项目实现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 的目标。
回溯项目进程,今年 2 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已发布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受理公示,首次对外披露项目核心概况。据悉,该项目选址于金山区石化街道上海石化现有厂区内,总投资约 213.07 亿元,资金全部由上海石化自筹解决;建设周期方面,主体工程建设期约 3 年,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期约 5 年,最终建设进度将以实际推进情况为准。从核心建设思路来看,项目将在维持现有 1400 万吨 / 年炼油总能力不变的基础上,对炼油装置进行结构性调整,重点关停 70 万吨 / 年乙烯、2 号氧化、2 号聚酯等一批老旧装置,同时新建 120 万吨 / 年乙烯及下游配套新材料装置,整体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与环保水平。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项目的装置改造与新建计划围绕 “炼油” 和 “化工” 两大板块系统展开,且均明确了具体的装置清单与产能调整方向。在炼油板块,共计涉及 10 套装置的新建与改造,其中新建装置 7 套、改造装置 3 套。新建的 7 套炼油装置包括 300 万吨 / 年加氢裂化装置(含 PSA)、120 万吨 / 年溶剂脱沥青装置、20 万标立方米 / 小时 POX 制氢装置、2×8 万吨 / 年硫磺回收装置、250 吨 / 时酸性水汽提装置、360 吨 / 时溶剂再生装置、14/6 万吨 / 年 1#MTBE / 丁烯 - 1 装置;改造的 3 套装置则为中压加氢裂化装置、180 万吨 / 年汽油吸附脱硫(S-Zorb)装置、73 万吨 / 年气体分馏装置。与新建、改造同步推进的是老旧装置的淘汰,将关停高压加氢裂化装置、溶剂脱沥青装置、1# 制氢装置等 8 套炼油领域老旧设备。
化工板块的装置调整规模同样显著,共涉及 10 套装置的新建与改造,其中新建 8 套、改造 2 套,同时配套关停多套老旧装置。新建的 8 套化工装置具体为 120 万吨 / 年乙烯装置、20 万吨 / 年丁二烯抽提装置(含炔烃加氢)、70 万吨 / 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40 万吨 / 年芳烃抽提装置、30 万吨 / 年醋酸乙烯装置、40 万吨 / 年聚乙烯装置、10 万吨 / 年碳酸酯装置、20 万吨 / 年 1# 碳五分离装置;改造的 2 套装置为 2# 碳五分离装置、2# 乙二醇装置。在关停方面,除了 2# 乙烯装置及配套超高压蒸汽锅炉、丁二烯抽提装置等 6 套化工核心老旧装置外,还将关停 1 套现有废碱液湿式氧化装置(同步新建 1 套替代),以及 2# 氧化装置、2# 聚酯装置、2# 短丝装置等 3 套其他老旧装置,化工板块合计关停 10 套设备。
从产业定位来看,该项目严格遵循 “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优工艺、最好水平” 原则,通过淘汰老旧装置压减汽油、柴油等传统油品产能,同时扩大乙烯产能并丰富下游化工产品品类与规模,完全契合石油化工行业 “降油增化” 的主流发展方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项目新建的 40 万吨 / 年聚乙烯装置可生产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两类高端产品;10 万吨 / 年碳酸酯装置则聚焦电子级产品,设计产能包括 5 万吨 / 年电子级碳酸乙烯酯、1 万吨 / 年电子级碳酸二甲酯、3.3 万吨 / 年电子级碳酸甲乙酯、1.4 万吨 / 年电子级碳酸二乙酯,同时副产 3.5 万吨 / 年聚酯级乙二醇,产品直接对接新能源等高端领域需求,与当前石油化工向高端化、新材料化转型的方向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