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4日消息,近日,江苏海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启动年产2万吨聚酰亚胺(PI)项目,计划总投资高达110亿元。此举标志着国内PI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
近期,多个PI相关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黑龙江讷河市政府与海亿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PI纤维及碳纤维产业集群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亦为110亿元。同时,江苏君华特种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武进高新区举行了项目开工奠基仪式,计划年产1000吨聚醚醚酮(PEEK)、100吨PI材料及系列产品。此外,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拟投资3.02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平方米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项目。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PI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其市场规模巨大。目前,全球PI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数百亿元,并以稳定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PI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PI企业产能规模较小,产品性能不稳定且品种有限。因此,提升我国PI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如此,国内一些企业在PI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例如,中科院化学所与深圳瑞华泰合作攻克了关键技术,建成了高性能PI薄膜双向拉伸连续生产线。此外,长春高琦、江苏奥神等企业在PI纤维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着多个PI项目的陆续开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PI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将有助于提升国内企业在全球PI市场的竞争力,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