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填充塑料母粒: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深度解析

   时间:2024-08-02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8月2日消息,近日,非金属矿粉体加工及应用技术培训(第五期)即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盛大举办。此次培训将深入探讨粉体的粉碎、分级、表面改性、母粒加工等关键技术,同时还将广泛涉及粉体在塑料、涂料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行业人士带来一场知识与技术的盛宴。

在众多非金属矿粉体中,碳酸钙粉凭借其稳定的化学性质、高白度、良好光泽度以及无毒无味的特性,在塑料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塑料制品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因其低廉的价格成为降低塑料制品成本的重要原料。

然而,在碳酸钙填充塑料母粒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不容忽视。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碳酸钙的含量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改性母料对碳酸钙的含量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需达到98%以上。钙含量越高,碳酸钙的加工性能越为稳定,反之则可能增加重金属和其他非金属杂质的含量,对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含量,碳酸钙的白度也是影响改性母料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改性母料用途的不断拓展,对碳酸钙白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400目的碳酸钙白度要求已达到95%以上,部分优质矿石加工的碳酸钙白度甚至可达到97%左右。

此外,碳酸钙的水分含量同样不容小觑。尽管碳酸钙的原材料如天然大理石、方解石等一般不含结构水,但在加工成超细粉体后,极易在加工、储运过程中受潮吸收水分。因此,控制碳酸钙中的水分及易挥发物含量对于保证改性母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碳酸钙的粒度分布和颗粒形状同样对改性母料的性能产生着显著影响。粒度分布范围越窄,材料的性能越稳定;而颗粒形状则直接影响改性母料的加工工艺、产品质量、熔体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因此,在选择碳酸钙作为填充料时,必须对其粒度分布和颗粒形状进行严格的把控。

最后,碳酸钙中的其他组分如氧化镁、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铁等也对改性母料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产地和矿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碳酸钙作为原料时,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

综上所述,碳酸钙作为塑料母粒的重要填充料,其质量对改性母料和塑料制品的性能和质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碳酸钙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含量、白度、水分、粒度分布、颗粒形状以及其他组分等因素,以确保改性母料和塑料制品的优质和稳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