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18日消息,滨海能源(000695.SZ)于11月14日对外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原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沧州旭阳”)100%股权的交易事项。与此同时,其关联方中国旭阳集团(01907.HK)也同步披露了相关终止公告。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终止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环境较筹划初期发生显著变化,交易各方经过多轮协商谈判后,仍未能就核心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经友好协商,各方最终决定终止本次收购事宜。据了解,沧州旭阳与滨海能源同受实控人杨雪岗控制,旭阳集团有限公司、邢台旭阳煤化工有限公司等交易对手方均为杨雪岗旗下企业。公开信息显示,杨雪岗家族以11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295位。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滨海能源此前在公告中曾明确收购目的,计划通过本次交易新增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尼龙新材料业务,构建“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格局,以此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营收及净利润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家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滨海能源目前正推进多项重点工作,包括负极材料市场开拓、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及配套源网荷储绿电项目一期建设,以及新型负极材料研发等。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在互动平台透露,硅碳负极产品已完成小试样品制作,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确定了三类原料基产品,现阶段已进入中试放大阶段并启动送样工作。
财务数据方面,滨海能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3亿元,净利润亏损0.31亿元,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为12.79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03%至3.7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4943.70万元。
而本次交易的标的方沧州旭阳,成立于2011年6月27日,注册地位于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港城园区,是旭阳集团旗下核心企业,定位为尼龙新材料生产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103.11亿元,净利润2.38亿元,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138.32亿元。
产品产能方面,沧州旭阳核心产品涵盖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截至2025年其己内酰胺总产能已达75万吨/年,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石化集团。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于9月8日完成年产23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项目选址沧州市渤海新区,将建设4条尼龙新材料生产线,建成后可形成年产7万吨全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半消光高速纺切片、7万吨膜级切片及2万吨差异化尼龙切片的生产能力。
据悉,沧州旭阳现有工程体系完善,包括一期15万t/a己内酰胺、二期30万t/a己内酰胺、一期13.5万t/a环己酮、二期27万t/a环己酮、2000t/a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34.3万t/a双氧水、30万吨/年合成氨、8万Nm3/h兰炭制氢装置,以及热电联产装置、区域供热中心一期项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