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17日消息,近期市场上关于手机配件安全性的讨论持续升温,其中手机壳材质安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多位消费者反映,部分低价手机壳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刺鼻气味,尤其在设备发热时更为明显,这可能是材料中含有害物质的信号。
记者近日走访长沙多家电子产品卖场发现,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壳产品存在显著的质量差异。在悦方IDMALL等商场的数码配件专区,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手机保护套,从简约的透明款到装饰繁复的时尚款应有尽有。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虽然商家普遍宣称产品安全环保,但多数店铺无法提供权威的质检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手机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主要参照2019年发布的《手机壳套通用规范》团体标准,但该标准对部分特殊材质产品并不适用。在电商平台,大量低价手机壳产品缺乏必要的安全认证信息,部分售价不足10元的产品更是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专业检测显示,劣质手机壳可能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采用PVC等材料的产品风险较高,这类产品通常添加了挥发性增塑剂以增强柔软度。此外,带有复杂印刷图案的手机壳也可能存在甲醛超标问题,这主要源于劣质油墨和粘合剂的使用。
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选购手机壳时应优先考虑材质安全性。TPU材质的透明款产品相对更为可靠,这类产品通常使用优质原料,且避免了印刷工艺带来的潜在污染。同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销售、能提供完整质检报告的产品,以确保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