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 月 3 日消息,7 月 31 日,全球知名化工企业科思创对外发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以及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科思创销售额总计达 69 亿欧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 568.6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达到 4.8%。深入分析业绩下滑原因,销售价格的下降影响显著,拉低业绩 3.0%。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 4.07 亿欧元,同比锐减 31.4%;自由经营现金流也呈现负数,为 -4.81 亿欧元,去年同期该数据为 -2.76 亿欧元 。
聚焦到第二季度,科思创的业绩同样不容乐观。当季销售额为 34 亿欧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 8.4%;EBITDA 为 2.7 亿欧元,同比下滑 15.6%,不过因调整全年预测,冲回 4400 万欧元奖金拨备,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EBITDA 的跌幅;净利润亏损 5900 万欧元,同比下降 18.1%;自由经营现金流为 -2.28 亿欧元,去年同期为 -1.47 亿欧元 。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科思创将第二季度业绩不佳归咎于艰难的经济环境,新贸易壁垒更是让局面雪上加霜。美国进口关税意外上调,致使一些关键客户行业的全球供应链出现明显中断,对美出口数额大幅下降。这一连锁反应使得相关销售市场,特别是亚太地区,陷入严重供应过剩的困境,全球价格随之大幅下跌。虽然产品销量基本维持稳定,但平均售价降低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仍给业绩带来了显著负面影响。
面对如此形势,科思创首席执行官施乐文博士表示:“经济环境依旧充满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新贸易壁垒,在第二季度给我们带来了超乎预料的压力。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价格走势愈发严峻,以及经济动能严重不足等问题,让我们更加坚定要着眼未来,持续推进既定战略,将精力集中于我们能够把控的领域。” 为此,科思创在 7 月 11 日调整了 2025 财年的业绩预测,预计 EBITDA 在 7 亿至 11 亿欧元区间,此前预测为 10 亿至 14 亿欧元;自由经营现金流预计在 -4 亿至 +1 亿欧元之间 。对于 2025 年第三季度,科思创预估 EBITDA 在 1.5 亿至 2.5 亿欧元之间。
在业务布局方面,科思创于 2025 年 6 月达成对 Pontacol AG 的收购协议,这一举措战略性地扩充了其在特种薄膜领域的产品组合,有力推动了 “可持续未来” 战略的落地。Pontacol AG 作为瑞士多层粘合膜制造商,收购完成后,将为科思创带来位于瑞士和德国的两座专业生产基地,以及约 100 名员工。此次收购有望借助互补技术、拓展客户及产品组合,以及核心职能部门间的协同效应,挖掘出更多价值创造潜力。交易将以现金方式完成,契合科思创维持稳健投资级评级的目标,预计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收官 。
从细分业务板块来看,2025 年第二季度,特性材料业务板块销售额为 16 亿欧元,同比下滑 11.8%;EBITDA 降至 1.49 亿欧元,主要受到利润率降低以及实施 STRONG 转型计划费用的影响,自由经营现金流为 -1.72 亿欧元(去年同期:-8900 万欧元) 。而解决方案及特种产品业务板块销售额为 17 亿欧元,同比下降 5.4%;EBITDA 达 1.75 亿欧元,实现了小幅增长,这得益于 “STRONG” 转型计划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销量的提升,自由经营现金流达 5600 万欧元(上年:3600 万欧元) 。
另外,人事变动方面,白慕霓(Monique Buch)将于 8 月 1 日出任科思创首席商务官(CCO)。履职后,她将主管解决方案和特种化学品业务板块,负责领导旗下六个事业部,以及全球三大区域的供应链中心。白慕霓将接替苏智雅(Sucheta Govil),苏智雅在科思创的第二个任期已于 7 月 31 日结束,值得一提的是,白慕霓自今年 6 月起已担任科思创董事会成员 。
值得关注的是,7 月 28 日,欧盟委员会依据《外国补贴条例》(FSR),针对阿布扎比国有企业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收购科思创的交易,展开深入调查。这场收购案早在 2024 年 10 月便已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