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9 月 3 日消息,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的核心装置 —— 新建 120 万吨 / 年乙烯装置,历经多阶段关键节点推进,于 2025 年 8 月 31 日实现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该公司在石化产业升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回溯项目关键时间线,2025 年 8 月 28 日 13 时,新建 120 万吨 / 年乙烯装置裂解炉率先启动投油作业,为后续生产环节奠定基础;8 月 30 日 10 时 30 分,装置碳二加氢反应系统完成调整并达到合格标准,生产流程稳步推进;8 月 31 日 19 时,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全程衔接顺畅,最终实现一次开车成功。随着该装置的投产,吉林石化乙烯总产能正式跃升至 190 万吨 / 年,成功跻身全国乙烯产能先进行列。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作为吉林石化公司化工产业链的龙头装置,新建 120 万吨 / 年乙烯装置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承担工程总承包(EPC)任务,中国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达 41.77 亿元(含税),占地面积 11.9 万平方米,在技术与设备方面极具亮点:采用国产 CBL 裂解技术与 LECT 分离技术,设备国产化率高达 96%,其中关键核心设备更是实现 100% 自主可控,综合能耗等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大型乙烯技术的自主化发展提供了 “可复制、可推广” 的实践样本。与此同时,装置的环保设计指标全面高于国家标准,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建设周期来看,该装置自 2022 年 11 月 12 日启动桩基开工,2023 年 4 月 1 日进入土建开工阶段,2024 年 11 月 30 日完成机械竣工,2025 年 4 月 30 日实现中间交接,直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一次开车成功,各阶段高效推进,全程彰显了令人瞩目的 “吉化速度”。
在产能与产业链带动方面,该装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聚合级乙烯 120 万吨、聚合级丙烯 58.7 万吨,同时还能副产裂解碳四、加氢汽油、乙炔、氢气等 20 多种化工原料、产品及半成品。这些产品将为吉林石化下游聚乙烯、丙烯腈、ABS 等装置的生产提供稳定保障,“减油增化”“减油增特” 的成效将显著显现。不仅如此,装置的投产还将有力带动下游高端材料、有机化工等产业链的升级,为区域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抢占石化产业新赛道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