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10日消息,神户大学科学研究生院的研究团队在开发光控有机合成方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界面聚合反应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利用紫外线辐射和多相反应,在不同相之间的界面上实现高效的碳酸化合物合成。
据了解,Akihiko Tsuda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运用其自主研发的光控技术,成功地在界面上触发了聚合反应。他们的方法是在混合溶液中同时注入氧气,并照射紫外线。这种混合溶液由氢氧化钠、氯仿和乙醇组成,分别处于气相、水相和有机相的状态。出人意料的是,尽管氢氧化钠通常会引发氯仿和光气的分解,研究团队发现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气体相反应得到了促进。
研究团队已成功合成了多种市售碳酸酯、氟化碳酸酯、通用聚碳酸酯、特定氟化聚碳酸酯和尿素衍生物。这一成果的突破之处在于,他们避免了直接处理光气的需求,因为所需的光气是通过紫外线照射氯仿溶剂时产生的。相比传统方法中高能耗和环境风险的处理光气,这一方法显著减轻了环境负荷。
在专利方面,研究小组已在美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德国等八个国家获得了关于光控界面合成碳酸化合物的专利。这意味着他们的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了广泛的保护和应用价值。
这项研究成果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上,聚碳酸酯的制造通常涉及使用光气,这种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具有局限性。而新开发的光控界面合成方法不仅适用于多种碳酸化合物产品的小规模生产,还有望在实现低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和低废物的碳中和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研究得到了“JST A-STEP SEED Oriented Results”的支持,展示了学术界与工业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