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0月9日消息,钛白粉行业近期迎来了年内的第六轮涨价潮,这不仅是大宗商涨价的缩影,还体现了化工细分领域的普遍涨势。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龙佰集团、中核钛白等20多家钛白粉企业在年内频繁调涨价格,国内市场上涨幅度高达5000元/吨,国际市场也上涨约700美元/吨。
龙佰集团、山东道恩、山东东佳、中核钛白、大互通钛业、东昊钛业、天原集团、金浦钛业、海峰鑫等企业年内已经累计上涨了6轮,国内市场上涨幅度在4700元/吨至5100元/吨之间,国际市场上涨约700至720美元/吨。这一系列的涨价举措使得钛白粉市场价格屡创新高,对下游行业的生产成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据了解,钛白粉行业的多轮涨价不仅与供需关系有关,还与供给侧方面的人为操控密切相关。行业内领头企业的动态对市场普遍参考价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一些龙头企业每月召开会议,随后宣布价格变动,随之而来的是其他生产商的跟随,这种现象不仅在钛白粉领域出现,也在树脂、新戊二醇、异丁醛、聚酯等多个化工细分领域同样存在。
另一方面,化工细分领域也经历了多次涨价潮。三菱化学集团宣布对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产品进行涨价,涨幅高达10%。三井化学上调了多种弹性体产品的价格,幅度超过了45日元/kg。此外,陶氏、旭化成、普瑞曼聚合物株式会社等企业也纷纷宣布了不同产品的价格上涨。
这一系列的涨价举措将进一步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也引发了关于原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的讨论。行业内各方将密切关注市场走势,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