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作为一种环保、经济、实用的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在塑料着色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和普遍,色母粒行业在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近期举办的全国塑料着色与色母粒学术技贸信息交流会上,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色母粒专业委员会主任乔辉指出,从全球色母粒需求区域划分来看,母粒的需求与塑料的全球市场相呼应,亚太地区33%、北美24%、西欧22%、其他21%。
其中,2022年全球色母粒市场容量为920.58亿元,中国市场容量为360.13亿元,占比达39%。


受益于下游塑料制品行业规模巨大和稳定发展,以及我国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等有利因素,近年来,中国色母粒市场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专委会预测,全球色母粒市场规模在2028年将会以大约5.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41.12亿元;中国360.13亿元预计增长至484亿元。

回顾过去一年塑料制品对色母粒的需求,2022年中国塑料制品7771.6万吨,同比下降4.3%。其中,广东位列第一,1370.1万吨;浙江排名第二,1242.6万吨,均比去年略有降低。如果按照50%需要着色,按添加色母5%计算,大约需塑料色母粒200万吨。
化纤制品方面,据统计,2022年中国化纤制品 6488万吨,同比下降0.55%。其中,涤纶5343万吨,锦纶410万吨,丙纶约41.3万吨,均比前一年略有降低。如果1000万吨采用原液着色,按照母粒添加5%计算需化纤色母粒50万吨。每增加1000万吨原液着色纤维,就需要增加50万吨化纤色母粒。
同时,可降解塑料需求增长也为色母粒带来增量市场。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战略深入推进以及全国“禁塑令”全面执行,到2025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
随着下游塑料制品行业的逐步发展以及塑料制品行业新的应用领域的逐步开发,色母粒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产业未来或将面临一系列挑战,但也将迎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