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9日消息,我国作为全球再生塑料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再生塑料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然而,再生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对产品质量和环境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设定合理的限量标准成为确保再生塑料安全使用的关键。
在国际层面,联合国正在商讨的《全球塑料公约》旨在解决塑料污染,其中限用物质的讨论备受关注。该公约旨在通过全球合作和标准化,降低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以推动塑料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国家标准《塑料 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并计划于2024年底完成。该标准已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作为主管部门。目前,该标准的草稿已经完成,并正向专家、委员及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此项标准将规定再生塑料材料的限用物质种类、限值及测定方法,其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以废弃塑料为原料制成的再生塑料颗粒及成品,以及PET瓶片。但需注意,该标准不适用于后续加工、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以及用于食品接触和医药包装材料的再生塑料。
此外,该标准还将“再生塑料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分为两类,一类是制造商或进口商必须声明的不得含有的物质,另一类是管控的限用物质限量要求。同时,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给出了预警类再生塑料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随着标准的逐步推进,预计将有效提升再生塑料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