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29日消息,聚烯烃工业在中国新材料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产品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中国新材料工业的技术和产业升级。近期,中国聚烯烃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中国聚烯烃工艺技术迎来了诸多实质性突破。中石油启动了10万吨/年的POE等高端聚烯烃项目,该项目将依托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的乙烯资源,主要生产POE、FDPE等新材料产品,此项技术的自主化将有望替代进口高端新材料。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也在费托合成制烯烃技术上取得了进展,他们研发的金属Ru纳米催化剂显著提升了烯烃收率,降低了副产品的生成,这对于解决中国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具有关键意义。
同时,独山子石化成功开发了聚烯烃弹性体系列新产品,实现了国内气相法生产聚烯烃弹性体技术的新突破。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也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和均相本体法聚丁烯-1成套技术及产品,这些创新在催化体系、聚合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外,东明中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的“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中试项目”的备案,标志着东明石化成为布局E-POE产业的重要企业之一。同时,学术界也有显著贡献,唐勇院士/高彦山研究员团队实现了可循环聚烯烃材料的合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也制备出了能够实现多重刺激响应的功能化聚烯烃材料。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聚烯烃技术研发目前主要集中在高端聚烯烃的技术研发、聚烯烃催化剂和聚合工艺的创新研究、聚烯烃产品的进口替代,以及环保及循环利用的聚烯烃等方向。这些技术的研发不仅提升了聚烯烃产品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还有助于减少对进口材料的依赖,推动国内聚烯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尽管当前中国聚烯烃技术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对高端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市场需求的掌控等,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开拓,这些难题都将被逐一攻克,实现聚烯烃技术发展的中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