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0月11日消息,国庆假期结束,钛白粉市场并未如预期般迎来“银十”旺季的热烈反响,反而延续了节前的低迷态势。主要大型生产商的价格策略调整,引领全国多数生产商跟随降价,降幅普遍在200至400元/吨之间,主流市场价格走势疲软。这一波动似乎打乱了市场的原有节奏,部分生产商在节前提前调整价格,以应对备货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节后的市场需求。尽管价格新政出台后,部分刚性需求得以释放,但市场整体需求仍远未达到旺季应有的水平,这一现象与颜钛云商此前的预测相吻合。
此次价格下调的原因多元且复杂。首要因素在于原料钛精矿和硫酸价格的走低,为钛白粉价格下调提供了成本空间;其次,市场供需失衡,供应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加之行业内竞争激烈,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行压力;再者,大型生产商的价格策略调整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虽然降幅有限,但在整体市场环境下,这一调整被视为必要的应对策略。
进入十月,钛白粉市场的弱势行情已然明朗,旺季提振效果有限,市场对后市行情持谨慎态度。然而,钛矿和硫酸价格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仍保持稳定,预示着钛白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跳水。值得注意的是,钛白粉价格并非持续下滑,而是受各生产商调价节奏影响呈现波动。此外,市场上关于低价的传言频出,但并非所有传言都真实可信,终端用户需保持理性判断。
另一方面,受环保政策和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部分生产商出现减产或停产情况,导致钛白粉生产端整体开工率有所下降。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整市场供需平衡,或为第四季度通过调整供应量来促进市场稳定的常态手段。总体而言,价格的波动是市场常态,面对当前弱势趋势,市场参与者需保持理性,以灵活的策略应对市场的起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