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英国印度塑料回收EPR计划欺诈内幕,真相令人震惊!

   时间:2024-11-07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11月7日消息,伦敦环境调查署(EIA)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对英国和印度的塑料废物回收扩展生产者责任(EPR)计划提出了严厉批评,指出这两个国家的塑料EPR体系中存在严重的欺诈问题。

在英国,EIA估计,每年通过EPR体系进行的企业欺诈金额高达约5000万英镑。报告强调,这种欺诈行为不仅严重阻碍了回收目标的实现,还助长了“废弃物殖民”现象。由于存在非法出口废弃物和挪用本应用于改善不发达国家回收基础设施的资金,回收系统的透明度受到了严重质疑。报告指出,尽管欧洲和全球的回收工厂数量在减少,甚至停产,但英国的塑料包装回收率却声称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数据分析却显示,市场上报告的塑料数量与声称的回收数量之间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存在数据造假。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英国海关数据与国家包装废物数据库之间的差异也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欺诈行为的存在。海关在2023年记录了567,593吨出口塑料废物,而PRN显示的数量却高达611,168吨,这意味着有43,575吨塑料废物的去向无法解释。EIA的调查还发现,至少存在13种欺诈方法,这些欺诈手段可以归纳为数据操控、吨数欺骗和非法货运三类。针对这些问题,英国政府已经宣布了改革废弃物等级系统的计划,并计划将其置于环境许可管辖范围。同时,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也计划在2025年之前引入强制性的数字废物跟踪服务,以提高回收供应链的透明度并遏制废物犯罪。

而在印度,EIA的报告同样揭示了EPR系统中存在的欺诈行为。报告指出,印度政府声称的塑料回收率高达60%,但实际上第三方研究认为回收率只有约8%。这种巨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于一些企业从再生企业那里购买信用额度来伪造塑料回收证书所致。2023年,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就审计出了60万吨伪造的塑料回收证书。更令人震惊的是,对2348家再生企业工厂的随机抽查显示,欺诈规模可能远不止如此。由于缺乏第三方认证和监管不力,印度的EPR体系存在诸多漏洞,使得再生企业能够轻易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欺诈。

EIA的报告对英国和印度的塑料废物回收EPR计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了回收目标的实现,还严重破坏了回收行业的信誉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两国政府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加强监管和打击欺诈行为,以确保塑料废物回收EPR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