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5日消息,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在近日接受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今年将紧扣未来航空、能源转型和自动化三大发展脉络,通过积极的人才战略,在中国组建一支创新精英团队,以本土化的创新力量驱动中国业务的持续增长。
据余锋介绍,霍尼韦尔在能源管理、碳捕捉与储存、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及塑料循环利用等多个技术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正加速这些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进程。其中,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研发与推广是公司的重点项目之一。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余锋指出,尽管航空业目前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不高,但若不进行革新,其碳排放比例到2050年可能会大幅上升。霍尼韦尔拥有将地沟油、秸秆等废弃物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技术,但原料供应有限。为此,公司正在探索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结合绿电生产绿色甲醇,再进一步转化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新路径,这被视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契机。
去年,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获得了政策支持,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地沟油的出口退税政策。余锋认为,这一政策调整对推动国内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他表示,目前仍有大量地沟油被出口,而这些资源应在国内得到充分利用,转化为绿色能源。
霍尼韦尔正在与相关政府机构沟通,希望为可持续航空燃料建立科学的检测方法,以区分其与普通航空煤油,从而确保更多企业能够享受绿色政策带来的红利。目前,霍尼韦尔的技术已在中国多个地区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基地得到应用。
在技术路线方面,霍尼韦尔预测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生产将呈现多元化趋势,以解决原料供应、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等问题。数据显示,采用霍尼韦尔技术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在生命周期内可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霍尼韦尔还拥有UpCycle工艺技术,能够将废弃塑料转化为制造新塑料的原料。余锋表示,希望这项技术能在中国落地,既解决中国的塑料污染问题,也为全球塑料回收产业做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霍尼韦尔中国研发团队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余锋强调,中国不仅是庞大的市场,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满足中国市场的创新需求,霍尼韦尔的中国研发人员不仅支持全球项目,还针对中国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研发,推动了本土化新产品的营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