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尼龙巨头奥升德重组,国内外尼龙产业格局生变

   时间:2025-05-06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5 月 6 日消息,4 月 22 日,全球知名的聚酰胺生产商奥升德功能材料公司(以下简称 “奥升德”)宣布一项重大举措,在部分现有债权机构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大力支持下,其已正式向美国德克萨斯州南区破产法院提交申请,启动第十一章重组流程。该流程旨在削减公司资产负债的杠杆率,确保奥升德在调整财务结构的同时,依然能够持续为全球近 1650 家客户提供优质且一流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第十一章流程的申请范围并不涉及奥升德在美国以外的各子公司及生产基地。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第十一章流程源自《美国破产法》中的重组章节,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在法院的保护下,给予公司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公司可在持续运营的状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重组,以此应对所面临的财务挑战。在债权机构的支持助力下,奥升德将充分利用这一流程,开展价值最大化的重组工作。

奥升德方面明确表示,此次重组对于公司意义重大,将大幅减少公司债务,助力其更好地推进长期战略规划,是公司主动迎接挑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重组完成后,公司资本结构将得到显著优化,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都将进一步提升,从而转型成为一家更为健康、资本充足的企业。目前,公司已成功从部分债权机构处获得了 2.5 亿美元的融资承诺,这将为公司在整个重组流程中注入充足的流动性,保障公司运营不受影响。按照计划,奥升德目标在大约六个月内完成整个重组流程。奥升德还特别强调,启动第十一章流程并不意味着停业,公司在重组过程中仍将保持正常运营,生产发货和产品交付等环节都将照常进行,且会一如既往地专注于为客户打造高质量、高性能产品。此外,奥升德已向法院提交了 “首日动议”,寻求法院批准公司在重组期间的运营支持,其中包括不间断支付员工薪金和福利,预计这一动议将在未来几天内获得法院批准。完成重组后,债权方(领先的投资机构)将成为奥升德的新股东,而奥升德的管理层团队将保持不变,继续带领公司完成重组及未来发展的各项任务。

奥升德在尼龙产业链的布局广泛且深入。作为上下游一体化的聚酰胺生产商,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 12 座生产基地,雇员人数近三千人。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并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均设有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其产品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涵盖汽车、电子电气、工业纤维、消费品等诸多行业。在产能方面,奥升德尼龙 66 聚合产能达 70 万吨 / 年。早在 2020 年,奥升德就通过收购中国的常熟和氏璧新材料有限公司、特和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其在华尼龙 66 的生产和研发业务。在己二腈方面,奥升德现有 49 万吨 / 年己二腈产能,且在 2023 年 7 月就有消息传出,其美国工厂将在 2025 年前新增 9 万吨 / 年的己二腈产能,届时产能合计将达 58 万吨 / 年。而在己二胺领域,2024 年 10 月,位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 20 万吨 / 年己二胺项目开业,使得其己二胺产能达约 60 万吨 / 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 10 月,奥升德位于美国的最大己二酸基地曾发生裁员事件。

当前,全球尼龙产业正处于重构阶段。受竞争、成本、环保等多种因素影响,近些年海外尼龙巨头纷纷对相关业务进行调整。今年 2 月,尼龙巨头兰蒂奇集团将其特种化学品和高性能聚合物业务出售给美国私募股权基金 Lone Star。今年 1 月,日本宇部株式会社宣布,其日本化工厂的己内酰胺(剩余的关键生产线)和尼龙聚合物的生产将在 2026 财年末(2027 年 3 月)停止,其位于泰国的工厂 —— 宇部兴产(亚洲)化工公司(UCHA),也将在 2026 财年末(2027 年 3 月)停止环己酮、己内酰胺和硫酸铵的生产,同时关闭两条尼龙聚合物生产线中的一条。在此之前,巴斯夫、住友化学、三菱化学等化工巨头也都宣布关闭部分尼龙相关生产线。

与海外化工巨头缩减尼龙相关业务生产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尼龙产能目前已进入高速增长期。在尼龙 6 领域,近年来,随着聚合技术的进步以及原材料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的突破,尼龙 6 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尼龙 6 的主要生产企业多达 44 家,像恒申集团、鲁西化工、聚合顺、恒逸石化、平煤神马、永荣锦江等企业,产能规模均在 40 万吨 / 年以上。在尼龙 66 方面,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英威达、奥升德、巴斯夫、神马股份、兰蒂奇、旭化成等。长期以来,受限于己二腈的供应,国内尼龙 66 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但近年来,随着己二腈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尼龙 66 原材料供应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尼龙 66 在建和拟建项目涉及企业约有 30 家,产能超 873 万吨 / 年,加上现有的产能,合计超 1000 万吨。其中,规划产能较多的企业有玖源化工(120 万吨)、隆华新材(108 万吨)、天辰齐翔(100 万吨)、新和成(80 万吨,分布在浙江、山东和天津)、旭阳天辰(60 万吨)、福建锦飞(60 万吨)、荣盛(50 万吨)、福建古雷(50 万吨)、恒力石化(40 万吨)、昊源化工(40 万吨)、中浩化工(30 万吨)、河南心连心(20 万吨)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