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3月26日消息,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博鳌东屿岛上出现了不少新奇事儿,塑料瓶在这里开启了“七十二变”的奇妙之旅,人形机器人也“正式上岗”大显身手,还有儋州调声等非遗项目组团亮相,吸引众人目光。
图源:南海网
3月24日,博鳌东屿岛上的“零碳Bar”已顺利完工。在这里,塑料瓶有了全新的“归宿”。以往人们喝完水后,常常将空塑料瓶丢进垃圾桶,但在博鳌东屿岛却大不相同。“零碳bar”内的碳魔方能够回收纸杯、塑料瓶等一次性用品,人们投入1个塑料瓶就能获得10个碳币,累计投入3个塑料瓶,便可在旁边的智能咖啡机换取1杯咖啡。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塑料瓶的“变身”远不止于此。工作人员介绍,3杯咖啡的咖啡渣加上5个塑料瓶,这些看似普通的原料可以生产1件咖啡衫。原来,咖啡渣中的提取物与塑料瓶中的聚酯会聚合成咖啡母粒,再将其放入造丝机,通过高温软化制作成咖啡纱线,最后利用纺织技术做成不同手感、外观和特性的面料。而且,塑料瓶的瓶盖也不浪费,经过粉碎加热后,能塑形成一个个多彩的钥匙扣、行李牌等配饰。此外,喝咖啡的纸杯也能回收再利用,“零碳bar”内的艾可板桌椅就是利用再生纸制成,这种桌椅兼具轻量化与高强度的特点,成年人坐上去也十分稳固。一个塑料瓶在博鳌经历“绿色重生”,以场景化方式生动展示了“零碳”理念的生活化与可行性,有力激发了人们参与低碳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