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涨价函,右手检修令:钛白粉行业的“饥饿游戏”真相

   时间:2025-03-27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感谢网友“岑斌飞(象屿)”针对《涨!涨!涨!钛白粉每吨暴涨100美元!科慕大幅上调亚太地区价格》一文的提问。

近期钛白粉行业的确正上演一出耐人寻味的“双簧戏”:一边密集发布涨价函,另一边却有多家企业同步停产检修。为何在钛精矿与硫酸价格高企、钛白粉连番涨价的背景下,行业反而选择“逆势刹车”?

这看似矛盾的逻辑背后,实则是企业对成本、市场与政策压力的精准权衡。色母粒产业网将带您深入解析,揭开这场行业迷局背后的真相。

一、成本挤压:涨价潮下的生存悖论

钛白粉生产的核心成本源于钛精矿与硫酸。2024年硫酸价格高位运行,自2025年初以来,钛精矿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直接推高钛白粉生产成本。

然而,钛白粉价格虽经历多轮上调,却仍难覆盖成本涨幅。以硫酸法钛白粉为例,其生产成本中钛精矿与硫酸占比超50%,而2024年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5%。这种“成本涨速快于售价”的剪刀差,倒逼企业必须通过非市场手段降本增效。

案例佐证:某中型钛白粉企业测算显示,若满负荷生产,每吨钛白粉亏损超200元;若减产30%并优化工艺,亏损可收窄至50元以内。

停产检修成为“止血”的无奈选择。

二、供需游戏:涨价潮中的“饥饿营销”

表面上看,钛白粉市场供不应求:

需求端:涂料、塑料行业复苏,出口市场火热。

供给端:企业开工率不足75%,库存水平较低。

但停产检修的“集体行动”揭示另一种逻辑:

人为制造稀缺:市场上存在部分企业通过检修降低开工率,加剧市场“缺货”预期,刺激即时需求。

涨价跟涨策略:龙头企业(如龙佰集团)率先提价,中小企业借检修名义跟进,形成“检修-涨价”循环。

三、政策压力:环保与反倾销倒逼战略升级

氯化法工艺替代需求

随着环保政策趋严,硫酸法钛白粉因高污染面临淘汰压力,而氯化法技术因环保优势成为行业趋势。

龙头企业如龙佰集团通过停产检修,可对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提升氯化法产能占比,巩固市场地位

反倾销倒逼转型

欧盟对中国钛白粉征收最高39.7%反倾销税,导致出口量锐减。

企业借检修调整产线布局,将部分产能转向内销或新能源材料(如磷酸铁锂),利用副产物硫酸亚铁降低锂电成本。

四 、资本博弈:涨价潮中的估值管理

停产检修决策背后,隐含着资本市场的考量:

利润调节:通过检修减少产量,降低亏损对财报的影响。

预期管理:释放“供不应求”信号,以此推高股价。

结论:一场精心设计的产业棋局

钛白粉涨价潮中的停产检修,本质是行业对成本、市场与政策压力的“降维打击”。其背后逻辑可概括为:

短期:通过检修制造稀缺、推高价格、优化成本。

长期:借检修完成技术升级、产线调整、战略转型。

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产业真相:在周期性行业中,真正的竞争不仅发生在市场前端,更在于对产业链的深度把控与战略节奏的精准拿捏。

钛白粉企业的“停机哲学”,或许正是下一个产业周期的起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