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4 月 22 日消息, 一段看似普通的道路,却暗藏着绿色创新的大文章。近日,沙特阿美公司高管团队现身宿迁高新区高雄路,这条全长 2 公里的道路,凭借特殊的材料构成吸引了国际目光 —— 其沥青中 20% 由再生塑料替代,填料里更是有 50% 来自废弃塑料。
高雄路的 “绿色变身”,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成功消耗 33.4 吨废弃塑料,相当于让 200 万个塑料袋实现 “华丽转身”,还在经济层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数据显示,沥青混合料成本降低 18.6%,碳排放量减少 36%,且经过 10 个月的实践检验,道路耐久性得到充分验证。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这样亮眼的成果,背后是多方的深度合作。
这一项目堪称中沙强强联合的典范。技术上,中国建材总院携手南京工业大学,全力攻克 “塑料改性沥青” 技术难题,保障道路强度与安全性;资金方面,沙特阿美与中国建材共同成立的 NEXCEL 创新中心发挥关键作用,该中心已在全球资助 53 个低碳项目;宿迁交建公司则承担施工任务,将技术成功落地。正如中国建材总院副院长文寨军所言,“开放创新生态” 正推动着 “循环替代线性” 的产业变革。
沙特阿美近年在中国市场持续加码,投资近千亿元布局化工、新材料、碳减排等领域。其总裁纳瑟尔直言中国是 “确定性绿洲”,将持续扩大投资。外企对中国绿色创新如此青睐,原因不言而喻: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每年超 1200 万吨废塑料亟待处理;中国科研团队高效的技术转化能力;以及政策对绿色基建的大力扶持,都成为吸引外资的核心要素。
展望未来,这项技术虽已在全球落地 22 项示范工程,涵盖 5G 基站、桥梁等,累计减排超 1 万吨,但推广之路仍面临挑战。不同气候下的道路稳定性、再生塑料处理成本的控制,以及完善废塑料回收体系的政策配套,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正如沙特阿美副总裁穆勒希姆所说,他们期待与中国伙伴携手,共同迈向更绿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