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5月18日消息,英国塑料联合会(BPF)近日对塑料回收行业中的欺诈性报告问题表达了强烈忧虑。BPF指出,部分企业为谋取经济利益或塑造环保形象,故意夸大其产品中回收塑料的实际含量。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成果,还加剧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导致那些真正致力于使用回收材料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为应对这一挑战,BPF强烈呼吁建立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标准化验证体系。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这一体系将有助于统一塑料行业对回收含量的声明标准,规范市场行为。此建议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观点不谋而合,OECD在其《2025年塑料废料和废品贸易监测》报告中同样表达了对塑料废料贸易中欺诈性声明的担忧。OECD指出,部分国家仍在向非OECD国家出口塑料废料,这增加了追踪回收材料环境影响和真实性的难度。
欺诈性报告行为对那些诚实经营的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BPF收到报告称,一些企业因竞争对手的塑料包装税欺诈行为而被迫退出市场。这些竞争对手通过虚假报告高回收含量来逃避税收或获取补贴,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BPF鼓励企业积极报告与塑料含量声明相关的可疑或欺诈行为,以提高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意识,推动更严格的监督措施。
此外,OECD的研究结果显示,2022年至2023年期间,国际塑料废料贸易量持续下降。尽管这一趋势可能反映了部分地区国内回收能力的提升,但OECD也警告称,出口透明度不足,尤其是向非OECD国家的出口,使得难以验证材料是否得到妥善回收或仅被倾倒。这种缺乏可追溯性的情况凸显了加大对国家回收基础设施投资的紧迫性,特别是在英国。BPF认为,更好的回收设施将有助于更轻松地追踪塑料材料的流动,降低被操纵或欺诈的风险。
展望未来,OECD在《到2040年消除塑料污染的政策情景》报告中提出了长期目标,即到2040年将塑料污染减少96%。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包括遏制原生塑料生产、改善废物管理以及打击欺诈性回收行为。通过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加大对回收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鼓励报告欺诈行为,英国及其国际合作伙伴有望在推动塑料产业向更清洁、更负责任的方向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