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 月 28 日消息,2025 年 7 月 16 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 2028 至 2034 年长期预算提案,这一近 2 万亿欧元的庞大预算案,占成员国国民总收入的 1.26%,其中 “塑料税” 等五项 “新自有资源” 成为填补财政缺口的关键要素,塑料税的上调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自 2021 年起推行的未回收塑料包装税,即将迎来税率调整,从每公斤 0.8 欧元提升至 1 欧元。这一税种的征收方式较为特殊,并非直接针对生产商或消费者,而是由各成员国依据 “塑料包装废弃物总量” 与 “实际回收量” 的差值来支付。其背后的核心意图是鼓励各国积极提高塑料回收率,从而有效减少不可回收塑料的产生。欧盟委员会表示,此次税率上调是应对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必然选择,并且提议未来该税率按年度通胀率自动调整,摒弃以往要等到预算周期结束才进行修改的模式。有数据表明,按照旧税率 0.8 欧元 / 公斤计算,2023 年塑料税为欧盟带来了约 72 亿欧元的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 4%。若未回收塑料水平维持稳定,新税率有望使年收入突破 90 亿欧元,为欧盟财政提供有力支持。
除了塑料包装废弃物税收调整,欧盟还计划推出新税种 —— 未回收电子与电器废弃物(WEEE)税,税率设定为每公斤 2 欧元,同样会根据通胀情况进行年度调整。据估算,这一举措每年可为欧盟带来高达 150 亿欧元的财政增收。欧盟认为,电子废弃物税将激励成员国加强电废回收体系建设,推动关键原材料的回收利用,进而提升欧盟在资源战略上的自主能力。同时,欧盟强调各国可依据 “补充性原则” 自主决定具体实施方式。
此次税收调整基于欧盟 “自有资源制度” 的最新理事会决定,取代了 2020 年的版本(2020/2053 号决议)。新制度旨在支持更具雄心的长期预算安排,以应对当前欧盟面临的气候、能源、数字转型等诸多挑战。此前 2021 年设定的 0.8 欧元塑料税税率,由于高通胀的影响,实际价值被侵蚀,削弱了各国推动回收的积极性。因此,欧盟认为从 2028 年起将税率提升至 1 欧元 “恰当且必要”。通过引入塑料税与电子废弃物税等 “新自有资源”,欧盟期望在不加重成员国财政负担的前提下,为共同政策和战略目标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在推动环保进程的同时,实现财政结构的优化与完善。
而在化工行业领域,塑料税的上调无疑将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塑料使用与回收策略,以应对成本的增加。例如河南恒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此前面临破产资产拍卖,其在经营过程中或许也曾面临原材料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如今欧盟塑料税的调整,对于那些有产品出口到欧盟市场或者使用大量塑料包装的化工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重大政策变动。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可能影响到产品定价以及市场竞争力。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欧盟的这一举措也反映出全球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化工企业需要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