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 月 22 日消息,近日,由科研总院牵头的中国化学重大专项聚烯烃弹性体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技术鉴定以及集团公司的结题验收。此次技术鉴定和结题验收会邀请了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对该项目展开科技成果评价与验收评审工作。
专家组经过细致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其中,开发出的新型茂金属催化剂体系具有催化活性高、副反应少、适应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同时,项目还研发出高效溶液聚合反应新工艺和新型反应器,使得反应过程平稳易控,传质传热效率显著提升;近临界相分离工艺及关键脱挥装备的开发,实现了脱挥效率高、能耗低的效果;此外,高效溶剂回收工艺和气相循环工艺也在项目中成功开发。在知识产权方面,项目开展了全面布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开发出可应用于增韧、光伏等领域的系列牌号产品,这些产品通过下游企业试用,性能达到国外同类竞品指标,实现了国产化替代。专家组认定,该项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聚烯烃弹性体项目取得的这一阶段性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化学在聚烯烃弹性体技术向工业化应用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科研总院已经完成了年产 10 万吨级的成套技术包,并且实现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工业放大。
下一步,科研总院将全力推进聚烯烃弹性体技术的产业化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集团公司的 “135” 发展战略和 “123456” 工作思路,为中国化学在高端聚烯烃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贡献力量。这一项目的推进,对于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