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 月 23 日消息,8 月 19 日,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海正生材”)对外发布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呈现一定波动:实现营业收入 4.08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28%;归母净利润为 318.15 万元,同比降幅达 87.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 234.61 万元,同比下降 88.82%。对于业绩变动原因,海正生材在报告中解释,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同比有所下降,而利润收窄则与利息收入、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密切相关,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了上半年的经营成果。
从核心产品情况来看,海正生材的主要产品为树脂形态的聚乳酸,依据生产工艺差异,可划分为纯聚乳酸与改性聚乳酸两大类别。2025 年上半年,公司在聚乳酸生产与销售方面展现出一定韧性:纯聚乳酸树脂产量达 2.41 万吨,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80% 以上,生产端保持稳定运行;聚乳酸树脂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2.85%,其中境内销量表现亮眼,同比增幅达 12.52%,境内市场需求的增长为产品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应用领域来看,部分细分市场需求增长显著:3D 打印领域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136%,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之一;挤出热成型领域销量也实现 55% 的同比增长,显示出聚乳酸在这些应用场景中的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海正生材在聚乳酸产能扩张方面的新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为公司长远发展蓄力。目前公司规划的两大聚乳酸项目分别为年产 15 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与年产 15 万吨聚乳酸项目(二期),其中一期项目预计竣工时间为 2025 年 12 月前,二期项目预计竣工时间为 2028 年 12 月前。截至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期末,年产 15 万吨聚乳酸项目的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一期工程中的年产 7.5 万吨聚乳酸生产线进展显著: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已全部完成,生产辅助楼、仓库系统已投入运行,同时岗位人员配置也已到位,为后续生产线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整体推进节奏符合预期。
在技术研发层面,海正生材上半年持续加大投入,为产品创新与性能升级提供保障。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 1546.6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35%,研发投入的增加推动了多项技术项目的进展:多个研发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部分研发的新产品成功获得客户认可并形成实际订单,实现了研发成果向市场应用的初步转化。此外,公司还在聚乳酸新领域积极开展研究探索,聚焦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拓展,重点推进四大研究方向:其一,立构复合聚乳酸研究,该技术采用常规加工设备,搭配立构促进助剂体系,通过精准工艺控制,经一次或多次加工即可制备出高立构度制品,且制品无需后续结晶处理,耐热温度较常规工艺制品可提升 30℃以上,显著增强产品耐高温性能;其二,柔性双向拉伸薄膜研究,通过在聚乳酸分子链中引入柔性可降解链段,大幅提升树脂韧性,双向拉伸后的薄膜既能保持良好透明性,又具备完全可降解特性,同时薄膜刚性显著下降,可进一步扩大聚乳酸在柔性需求薄膜领域的应用范围;其三,低成本聚乳酸基 3D 打印材料研究,将聚乳酸与纤维素纳米晶 - 无机纳米粒子等材料进行杂化,借助独特界面设计解决纳米粒子分散难题,无机材料的引入可降低材料成本,同时该体系能提升打印制品的耐热性与层间结合力,助力打印制品品质升级;其四,皮芯结构聚乳酸纤维研究,利用皮芯结构设计突破单一材料纤维的性能局限,赋予纤维新的多功能特性,公司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多种功能性母粒,应用于特殊多功能纤维的生产,拓展聚乳酸在纤维领域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