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 月 16 日消息,科思创于 8 月 14 日对外宣布,将收购原康睿旗下分别位于泰国罗勇府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独立 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衍生物生产基地的法人实体,此次交易预计在 2025 年底前完成交割。
作为脂肪族异氰酸酯领域的老牌龙头,康睿曾长期稳居全球第二大 HDI 供应商位置,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有 3 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法国、美国和泰国,同时设有 2 个应用实验室,坐落于法国和中国上海。有观点指出,HDI 已成为继 MDI 和 TDI 之后,近年来全球需求量最高的二异氰酸酯。从现有信息来看,康睿三大基地的产能情况各有不同:其法国基地(现归万华所有)拥有 7.9 万吨 / 年的 HDI 单体产能、2.4 万吨 / 年的 HDI 衍生物产能以及 2 万吨 / 年的 IPDI 单体及其衍生物产能;泰国罗勇的 Tolonate™ HDI 衍生物装置产能达到 3 万吨 / 年;美国德克萨斯州自由港的 Easaqua™ 水性聚氨酯交联剂衍生物产品线于 2017 年初建成,具备 1.2 万吨 / 年的 HDI 衍生物产能。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近两年全球脂肪族 / 脂环族异氰酸酯(ADI)市场的寡头格局发生了变化。2024 年之前,该市场被科思创、万华、康睿、赢创、日本东曹五大巨头垄断,合计占据全球 93% 的市场份额,其中科思创以 HDI、IPDI、H12MDI、PDI(生物基)等产品为主,合计市占率约为 36%,处于领先地位。2024 年之后,尤其是在 HDI 领域,随着万华收购法国康睿以及国内美瑞新材的投产,科思创的市场占有率出现下滑。价格方面,作为最重要的 ADI,国内 HDI 价格在 2024 年后逐步下降,从 2021 年的 10 万元 / 吨左右降至 3 万元 / 吨左右,其特种属性逐渐弱化,开始替代传统产品,成为继 MDI(芳香族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之后,全球需求量第三大的二异氰酸酯,这三种材料的全球需求占比约为 61%、34%、4%。
现阶段,HDI 的生产受到工艺技术与原料的双重限制。在生产工艺上,工业上仍以光气法为主,但该方法存在反应原料有毒、工艺流程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等固有问题,且仅有少数具备资质的企业被允许使用光气。尽管目前已出现氧化羰基化法、氨基甲酸酯热分解法等光气替代方法,但尚未能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原料方面,HDI 生产以己二胺为主要中间体,而己二胺同时也是尼龙 66 生产的重要原料,这使得两者在原料需求上存在潜在的市场争夺。由于己二胺在这两种产品制造中均占据核心地位,任何一方需求的增长都可能对另一方的原料获取产生影响。值得关注的是,2024 年万华化学和平煤神马的重点项目 —— 年产 18 万吨己二胺项目已建成,这将大幅提升万华在该市场的竞争力。
HDI 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主要下游市场为固化剂领域(涵盖各类涂料和油漆),其中汽车漆占比 41.8%,是最大下游市场,工业防护漆占比 26.1%,船舶涂料占比 10.3%,木器漆占比 7.4%。HDI 聚氨酯涂料不仅具备耐油和耐磨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光稳定性,且不易变黄,这些特点是芳族聚氨酯涂料所无法比拟的。2018 年至 2022 年,从国内消费情况来看,HDI 在 CASE(涂料、弹性体、胶粘剂、密封剂)领域的应用始终保持增长,年均增速约为 5.32%。此外,与芳香族异氰酸酯相比,HDI 不含苯环等不饱和键,其制成的产品更加环保,满足了涂料、胶黏剂等行业绿色化升级的需求。在全球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HDI 的潜在需求逐步释放,特别是在海上风电叶片涂料、光伏背板胶等行业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消费量显著增长,不过其技术壁垒依然稳固,市场渗透拐点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