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 月 16 日消息,源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与天岱环保材料(天津)有限公司于 8 月 12 日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发力,针对消费后废纺(PCR)回收再生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展开重点攻坚,旨在构建一套从回收环节到再生应用环节的完整闭环体系。
在消费后废纺再生领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堪称行业内最后的 “硬骨头”。据相关数据预估,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总量超过 5600 万吨,然而其回收利用率却不足 20%。其中,消费后废纺,也就是来源于普通消费者的废弃衣物、家纺等物品,在回收与再生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一方面,消费后废纺的来源分散在家庭、个人等多个渠道,缺乏统一且集中的回收体系,主要依靠零散的捐赠箱、社区回收点等进行收集,这不仅导致收集效率低下,还使得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消费后的衣物大多属于混纺材质,比如棉与涤纶的混合,而且这些衣物往往会沾染油渍、化学品或者微生物,像霉菌等,传统的再生技术难以对不同材质进行有效分离,进而导致再生品的性能不够稳定。面对这样的困境,源天生物与天岱环保携手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生物酶法在解决消费后废纺再生问题上实现了三大革命性突破。其一,一步法酶解具备单酶双功能,仅需一种酶,就能高效产出 rPTA 与 rEG 单体,摒弃了传统的 “双酶两步法”,实现了更简便、更快速、更绿色的量产变革。其二,该技术在混纺再生方面展现出突破性优势,拥有出色的混纺降解能力,能够精准降解涤棉、涤氨等复杂混纺面料中的 PET 组分,对原料的适应性极强。其三,通过生物酶法再生技术,将废纺酶解为单体 rPTA 和 rEG,二者经过聚合可再生为 PET,再生品的等级与性能能够对标原生料,真正实现了无限循环与升级循环。
此次源天生物与天岱环保的强强联手,将专注于消费后废纺的再生革命。天岱环保作为天津市首家专注于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的再生科技企业,致力于构建废旧纺织品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纺织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该企业借助 AI 赋能的智能制造光谱分选识别技术,与智能制造机器人协同配合,能够实现消费后废纺的高效分拣、切割破碎以及混纺材料分离。源天生物于 2022 年在天津经开区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废弃 PET 塑料生物酶法再生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应用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首家凭借生物法循环技术通过 GRS 认定的企业,已主持承担 30 余项科研项目,获得 35 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源天生物通过融合创新酶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研发出高效的 PET 降解酶,可在常温常压下将各类 PET 废弃物降解为单体(rPTA 和 rEG),经过聚合生成食品级 rb PET 材料,实现了废弃 PET 塑料的无限循环利用,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纺织纤维、工程材料及光学器件等多个领域。目前,国际首套 300 吨 rPTA 产线已稳定运行半年多,5000 吨的产线正在建设当中。
此次双方的合作,将重点围绕消费后废纺回收再生的完整价值链展开。天岱环保将立足回收分选端,源天生物则侧重于再生技术端,通过双方的协同合作,形成 “回收 - 再生 - 应用” 的绿色消费闭环,从而提升消费后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