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7月7日消息,近期,江苏海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年产2万吨聚酰亚胺(PI)项目的开工仪式,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高达110亿元,将分期进行建设。这一举动标志着国内聚酰亚胺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产品的形态多样,包括薄膜、浆料、树脂、纤维等,这种多样性在高分子材料中名列前茅。全球PI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2023年全球PI市场销售额将达到651亿元,而到2030年有望增长至10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98%。
然而,与全球PI产业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的PI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国内已有不少企业在PI薄膜、纤维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深圳瑞华泰、长春高琦等公司,但整体而言,国内PI企业的产能规模仍然较小,产品性能不稳定,且精细化程度低、品种较少。高端产品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这无疑制约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国内企业正在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努力拓展PI产品的应用领域。与此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特种工程塑料产业的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随着国内PI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地位,实现PI产业的自主可控,为我国的化工产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