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9 月 24 日消息,美国塑料行业贸易协会(PLASTICS)近期发布行业展望指出,受关税政策及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对制造业活动的压制影响,2025 年美国塑料行业将面临双重压力:就业岗位预计出现 1.1% 的缩减,产品出货量则预计下滑 0.5%。
PLASTICS 首席经济学家珀西・皮内达分析称,制造业增长陷入瓶颈的关键症结,在于高关税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新关税政策出台与既有政策修订的不可预见性。“这种关税前景的模糊性,正显著拖慢包括塑料行业在内的整个制造业供应链的市场适配节奏。” 他进一步补充道。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皮内达认为,当前引发关税争议的贸易分歧不会长期持续。全球贸易体系难以承受钢铁与铝价的持续高位运行,而这两种材料不仅是诸多制造业领域的核心原材料,同样也是塑料行业生产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原材料成本压力外,设备进口环节的关税负担也让塑料行业承压 —— 美国已扩大基于 232 条款的关税覆盖范围,塑料行业所需的进口塑料机械与模具已被纳入征税名录。
更为严峻的是,关税带来的压力存在进一步升级的可能。PLASTICS 首席执行官马特・西霍尔姆透露,美国商务部已重启 232 条款关税的品类扩容流程,未来更多含有钢铁、铝成分的产品恐将被纳入征税范围。“本届政府已将此事列为重点工作,且明确表示不计划设置任何关税豁免品类,这一立场已引发美国制造业全行业的广泛不满。” 西霍尔姆强调。
针对这一现状,PLASTICS 已提出抗辩主张:塑料行业自身及其生产的各类设备,均服务于其他工业产品的制造流程,因此美国进口的塑料机械及相关材料应被界定为 “制造业必需的重要投入品”,而非普通应税商品。西霍尔姆表示:“我们支持在美国本土布局生产工厂,但同时也希望能为这些本土工厂顺畅获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产品与设备提供保障。”
对于 2026 年的行业走势,皮内达作出预判:明年美国有望开展更多贸易谈判,当前抑制制造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或得到缓解。尽管贸易环境的波动仍将带来挑战,但他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保持乐观。从具体指标来看,2026 年关税的滞后效应仍将限制塑料产品出货量增长,预计增幅仅能达到 1.3%;不过行业就业有望迎来复苏,预计实现 0.5% 的增长。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现行关税制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推动本土企业以国产产品及原材料替代进口,报告摘要显示,若产业回流与进口替代进程能顺利推进,美国塑料制造业将成为直接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