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9月22日消息,针对聚丙烯(PP)制品在低温环境下韧性下降的问题,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提升透明PP制品低温韧性的方法。
在制备透明PP制品时,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均聚聚丙烯(PP-H)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是两大主要原料。相较于均聚聚丙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由于引入了乙烯单体,破坏了聚丙烯的结晶结构,降低了结晶度,同时乙烯的加入也赋予了其更好的低温韧性。因此,通过掺混这两种原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品的低温韧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规共聚聚丙烯本身的低温韧性提升有限,在极低温度下仍需依赖特殊增韧剂。此外,均聚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如等规指数和熔体指数,也会影响其韧性。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T30S等规度指数存在差异,导致韧性也有所不同。
除了原料选择,增韧剂的使用也是提升PP制品低温韧性的关键。然而,大多数增韧剂在提升韧性的同时,会降低制品的透明性和光泽度。这是因为增韧剂以颗粒形式分散在制品中,与PP基材的折光指数不同,导致光折射和光散射。在众多增韧剂中,POE(聚烯烃弹性体)因其与PP具有一定的相容性,且玻璃化温度低至-60℃,成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增韧剂选择。尽管POE对透明性有一定影响,但其增韧效果显著。
此外,产品设计和成型工艺的优化同样不容忽视。产品设计中的厚度变化不均、边角、卷边、加强筋等因素,以及成型工艺中的残余内应力,都会对PP制品的韧性和抗跌落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产品设计和成型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产生,以降低内应力,提升制品的韧性。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选择原料、使用合适的增韧剂、优化产品设计和成型工艺,可以有效提升透明PP制品的低温韧性,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