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7日消息,三亚市正在大力推广一种创新性的热带全生物降解地膜,这种地膜不仅能够在土壤中完全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土地造成污染,反而能作为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这一新型地膜由环保可降解材料通过先进的吹塑工艺制成,旨在解决传统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
传统地膜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地膜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残留的地膜碎片逐渐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板结。为应对这一挑战,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与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携手合作,研究并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使用。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经过不断的研究与试验,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发出两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和一种降解绳,并在青瓜、茄子、豇豆、辣椒、西瓜、甜瓜等10种作物上进行了试验示范,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三亚市全生物降解地膜与秸秆粉碎还田现场观摩会上,崖州区城西村村民陈增伟分享了他的使用体验,表示全降解生物地膜在种植豇豆时效果极佳,能够自然分解于土壤中,对后续作物种植无不良影响。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不仅有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相较于传统聚乙烯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在使用后无需回收,可自行降解,既省工又省时。此外,其每亩使用成本还略低于传统地膜,约为280元,且省去了回收费用,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同时,三亚市还在探索全生物降解地膜与秸秆粉碎还田的结合试验,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土壤肥力变化,为降解地膜与秸秆一体化还田提供科学支撑。为此,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等单位在崖州区建立了热带全生物降解地膜及环境效应实验室,专注于土壤数据的研究分析,致力于研发成本低、效益高、环境友好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以助力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