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4 月 27 日消息,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镭雕技术应用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这几家公司联合申请的 “一种基于镭雕技术的母粒优化方法及应用” 专利,已于 2024 年 12 月提交申请,目前公开号为 CN119798724A 。
从专利摘要来看,该发明聚焦镭雕加工领域,创新地提出一种基于镭雕技术的颜色优化方法。具体而言,其核心在于通过精细调整色粉体系内部比例,巧妙优化镭雕加工参数(速度控制在 500 - 1300mm/min,频率设定为 30%,功率保持在 20kHz),并借助实时监测 Lab 值以及与瓷白色的色差(ΔE),实现对加工条件的动态反馈调节,进而精准把控镭雕后颜色的偏移情况。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过往的镭雕加工过程中,偏黄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企业,严重影响制品表面颜色的亮度与均匀性。而此次普利特相关公司的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攻克这一难题。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具备颜色调控灵活、经济高效以及适配性强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家电外壳、汽车内饰件以及其他 PP 母粒制品的镭雕加工场景。这意味着,在家电与汽车等行业中,相关产品经镭雕处理后的外观品质将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新材料企业,在全球布局了上海青浦、上海金山、浙江嘉兴、重庆铜梁、广东东莞、美国南卡等六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 50 万吨,其实力可见一斑。此次专利申请不仅展现了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与创新能力,也预示着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或将为镭雕加工行业带来新的变革,推动相关产品在外观色彩呈现上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