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封装,PIB 成核心材料!

   时间:2025-08-16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8 月 16 日消息,HJT、钙钛矿等光伏新型电池对水汽颇为敏感,这使得组件封装的防水性能显得尤为关键。聚异丁烯(PIB)因具备出色的高阻水性能,成为了新型组件封装的主要材料,它常与光伏胶膜配合使用,以此满足高效电池的防水需求。

聚异丁烯拥有诸多特点与优势。在防水性能方面,它的水汽透过率极低,通常能达到 0.15-0.70g/(m²・d),可有效阻挡水汽侵入光伏组件。相较于传统的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环氧树脂,其阻水性能优势明显,能够延缓组件因水汽侵入而出现的功率衰减,进而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在电气绝缘性能上,PIB 属于高电阻率的非极性材料,分子主链分布着密集的侧甲基,且双键较少,是制造高压电绝缘橡胶制品的理想之选。由其制成的丁基胶具有高体积电阻率,可应用于 1500 伏组件,保障光伏组件中电气元件的安全,避免短路或其他电气故障的发生。它的粘结性能也十分出色,能确保光伏组件各层之间紧密结合,满足组件在承受机械载荷时的安全要求,同时还能与玻璃等材料形成牢固密封,进一步增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在户外环境中,PIB 能较好地抵御紫外线、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易发生老化、龟裂等现象,保证了封装的长期有效性。而且,它的加工性能良好,既可以加工成可层压薄膜,也易于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能适应不同的封装工艺和组件设计需求,比如可在无应变层压工艺中应用,无需使用溶剂,具有工业兼容性。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聚异丁烯在光伏封装中的应用场景丰富。在边缘密封方面,作为边缘密封材料,PIB 能有效阻止水汽从光伏组件边缘侵入。在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中,通过在边缘涂抹或贴合 PIB 材料,可形成一道密封屏障,延缓水汽从基板中间侵入组件的时间,提高组件的抗湿漏电性能。在与胶膜配合使用上,它通常与 EVA 胶膜或其他胶膜协同作用,弥补胶膜在阻水性能上的不足。像在 HJT、钙钛矿等新型电池组件封装中,PIB 与胶膜相互配合,能更好地满足高效电池对防水性能的要求。在整体封装方面,在一些新型封装工艺中,PIB 也可作为主要封装材料,实现对电池片的整体封装,为电池提供全面保护。例如,采用低分子量均聚物 PIB 作为透明、弹性的半固体液体进行层压封装,还可通过添加二维无机填料来改善其性能。

聚异丁烯在光伏封装领域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HJT、钙钛矿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这些新型电池对封装材料的防水、绝缘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聚异丁烯作为能满足这些要求的理想材料,其市场需求将不断攀升。同时,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对 PIB 进行改性或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方式,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拓展应用范围。比如添加六方氮化硼(h-BN)纳米薄片等二维无机填料,可改善 PIB 封装胶的附着力、阻隔性和热管理性能,让其在光伏封装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产业化进展方面,PIB 展现出了良好的协同降本和回收再利用潜力。PIB 与 0BB(无主栅)技术结合,可减少 30% 的银浆用量,同时降低 20% 的胶膜克重。有企业采用 PIB + 双层玻璃方案,使 HJT 组件非硅成本降低 15%,量产良率提升至 98.5%。在回收与可持续性上,PIB 可通过丙酮溶解实现与玻璃基板的分离,重复使用的玻璃基板能使组件全球升温潜能值(GWP)降低 53%。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再制造技术显示,PIB 封装的钙钛矿组件经溶解、清洗后,金属氧化物层复用率超过 95%,再生组件效率达到原始值的 88%。不过,PIB 在产业化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其原材料价格约为 EVA 的 1.5 倍,且需要配套低温层压设备,这会使投资增加 20%;单一 PIB 封装在户外测试中的寿命约为 100 天,需与 POE 复合使用,如采用 PIB 边缘密封 + POE 胶膜的方式,以平衡成本与性能。

聚异丁烯(PIB)凭借其 “阻水 - 绝缘 - 粘结” 三位一体的性能优势,已然成为 HJT、钙钛矿等新一代电池封装的核心材料。虽然在成本和长期可靠性方面仍需突破,但它在极端环境(如台风、水下)中的卓越表现已彰显出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随着材料改性和工艺创新的推进,预计到 2030 年前,PIB 有望占据光伏封装市场 15% 的份额,推动行业向更高效率、更长寿命、更低碳足迹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