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消息,近年来,我国聚丙烯产业经历了显著的产能扩张,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7%。至2024年5月,国内聚丙烯年产能已攀升至4000万吨,较2018年大幅跃升77.2%。然而,在国内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聚丙烯供应过剩的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缓解这一供需矛盾并确保企业利润,聚丙烯出口成为了重要途径。国内的生产和贸易企业正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从而加速了出口增长。展望未来,随着聚丙烯产能的继续扩张,国内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出口有望持续增长。
全球范围内,2019至2023年间,聚丙烯(PP)工业快速发展,全球新增产能达到2365万吨/年。2023年,全球PP产能跃升至10789万吨/年,产量和消费量也分别实现了5.4%和4.3%的增长。这显示出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消费的大幅增长,拉动了PP的消费。
从出口市场来看,除了东北亚这一产能和消费热点地区,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因近年来的产业转移而备受关注,其聚丙烯需求潜力巨大。非洲和南美市场的聚丙烯需求也在逐步增加。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随着东北亚聚丙烯产能的逐渐过剩,未来这些地区将成为主要的出口目标。
具体到东南亚市场,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该地区的聚丙烯需求日益旺盛。而南亚地区,如印度等,因经济快速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对聚丙烯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非洲和南美作为新兴市场,其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发展和消费升级等因素也推动了聚丙烯需求的增加。
总的来看,全球聚丙烯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出口方向,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等多个地区。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我国的聚丙烯产业需继续优化产能布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应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