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13日消息,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十四公司承建的烟台万华TPU三期-2扩建项目成功实现了中交。此次扩建项目新增的TPU产线,凭借其庞大的单线产能,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TPU生产线。
回顾去年11月,万华化学曾公示了年产12万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扩建项目(二期变更)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信息。此次变更涉及的三期二阶段项目,在保持产能不变的基础上,对原辅材料和生产线进行了重大调整。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项目变更后,将新建3条多元醇生产线和2条TPU生产线,分别具备4万吨/年聚酯多元醇和5万吨/年TPU的生产能力。
万华化学烟台产业园的TPU装置建设可谓声势浩大,分三期进行,且均已完成环评手续,总产能高达21万吨/年。其中,一期工程已建成6万吨/年多元醇装置和6万吨/年TPU装置;二期工程则包括2.5万吨/年多元醇装置和3万吨/年TPU装置;而三期工程更是规模庞大,拥有9万吨/年多元醇装置和12万吨/年TPU装置。
TPU,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作为一种新型环保高分子材料,以其独特的橡胶与塑料双重特性,如强大的强度、韧性、耐磨性和耐油性,广受市场青睐。其产业链上游涵盖煤、原油等基础能源及多种化工原料,中游则是TPU的生产加工,下游应用则遍布熔纺氨纶、PU合成革、鞋材、电线电缆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成为全球TPU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尽管近年来产能有所过剩,但在高性能TPU产品领域,如线缆保护、汽车防抱死系统、风电线缆等,市场份额仍被巴斯夫、科思创等海外巨头牢牢把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家TPU生产企业纷纷加大布局力度。除万华化学外,巴斯夫、科思创、路博润、美瑞新材、华峰化学等也在积极投入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例如,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第二套TPU生产装置已成功投产,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单一TPU生产装置;科思创则在中国广州建立了新的TPU亚太应用开发中心,并在珠海投建其最大的TPU工厂,预计2033年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