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彩,色母粒发展与布局

   时间:2025-07-03 来源:互联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7月3日消息,浙江海宁袁花镇的工业区内,一场关于色彩与材料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进行。走进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11条纺丝生产线正以每秒30米的速度持续运转,红褐色的聚合物原料经过精密加工后,化作数以万计直径仅1.8毫米的彩色母粒,在自动化传送带上形成一道独特的工业景观。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这些看似微小的颗粒蕴含着巨大的科技含量。公司技术总监张堂俊展示了一套数字化监控系统,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200多项参数。"我们的纳米分散技术可以实现288根超细纤维的均匀着色,每根纤维的直径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他指着正在工作的纺丝机解释道,"这种精度要求色母粒的分散度必须达到分子级别。"

在企业的产品展示厅,总经理孙侠拿起一卷军绿色丝线演示。令人惊讶的是,单根丝线竟能分离出36股更细的纤维,且每根纤维的颜色都保持高度一致。"这不是简单的染色工艺,"孙侠说,"我们研发的纺前着色技术能使产品在户外暴晒730天后仍保持4.5级以上的色牢度,部分指标甚至超过国际同类产品。"

这家创立于2009年的企业,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其发展历程堪称中国特种材料行业的缩影。早在2013年,企业研发的气凝胶母粒就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的隔热系统。近年来,公司每年投入营收的8%用于研发,已累计获得46项专利,参与制定各类行业标准22项。

在5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里,研发团队正在调试新配方。技术主管王工程师介绍,他们最新开发的抗菌母粒已通过ISO22196认证,抗菌率高达99.9%。"这类功能性母粒就像塑料的'基因改良剂',可以赋予基材抗UV、阻燃等特殊性能。"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55岁的企业创始人孙侠去年选择重返校园,成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的博士生。他每周往返于北京和海宁之间,将前沿学术理论与产业实践相结合。在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推动下,企业年产能已突破5万吨,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个色母粒都是一把打开新材料大门的钥匙。"孙侠表示,公司正在筹建国家级研发中心,计划未来三年在生物降解材料、智能温控母粒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随着5G智能化工厂二期项目的投产,这家隐形冠军企业正朝着全球功能性母粒领导者的目标稳步迈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