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 瓶回收瓶颈,汉高胶品来突破!

   时间:2025-08-16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8 月 16 日消息,在饮料包装领域,PET 瓶凭借其轻盈、坚固且透明的特点占据着主导地位。不过,要实现高质量的闭环回收,除了瓶体本身,其他各个部件都需与回收流程相适配,其中标签所用的胶粘剂尤为重要。若胶残留难以清除,就会附着在 PET 破碎片表面,形成杂质污染,进而降低再生料的品质,甚至对其在食品接触等敏感场景中的应用造成影响。

欧盟的《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草案正在推动包装设计朝着可回收的方向发展,同时提出了强制性的再生成分目标:从 2025 年开始,一次性 PET 瓶中再生料的含量至少要达到 25%;到 2030 年,这一比例至少需提升至 30%。目前,欧洲回收收集的 PET 瓶已超过 60%,但行业评估表明,产业链每年还能将 110 亿只以上的瓶子纳入循环体系。而胶粘剂和标签残留导致材料降级,正是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之一。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传统用于 PET 瓶贴标的热熔胶在标准回收流程(包含热碱洗,即热氢氧化钠浴)中,通常只能去除 12%–30%。这直接导致 PET 片材出现浊度增加、黄变等问题,使得再生材料的阻隔性和光学性能受损,无法再应用于食品包装等高价值领域,同时也加重了清洗分选系统的运行负担。

为解决这一问题,汉高推出了 Technomelt EM 335 RE,该产品的核心特点是 “在正确时刻松脱”。其配方针对现代回收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回收环节能够被碱洗分散,并与标签残片一同从物料流中分离。官方数据显示,在热碱洗条件下,它最高可去除 98% 的胶残留,大大降低了 PET 片材表面被污染的风险。该胶粘剂适用于纸质和塑料两类标签基材,能满足主流的贴标场景需求。在贴标速度方面,每小时可达 4 万瓶,可覆盖高速灌装线的要求。此外,其加工温度较低,在 110–140°C 之间,有助于降低能耗、减轻设备热负荷并提高运行安全性。它不含矿物油,符合食品接触法规,适用于对迁移和异味较为敏感的应用场景。采用 X‑tra‑Chubs 形式供料包装,既保障了上料安全,又减少了包装废弃物。而且,该产品已获得德国 PETCYCLE 体系的认可,为在地化闭环体系的落地提供了参考。

从回收端来看,更高的脱胶率意味着更少的黏附污染和二次沉积,这对再生料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有助于降低片材的浊度和黄变程度,改善再生料的光学外观;稳定下游的熔体过滤和熔指,减少黑点、凝胶以及滤网堵塞等问题;提高食品级再生料的可行性,为品牌达成法规规定的再生成分目标(25%/30%)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能减少清洗化学品和能耗的 “过度投放”,可能改善单位瓶子的碳足迹和运维成本。

在行业应用方面,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关注。首先,要与实际工艺相匹配,碱洗温度、时间、NaOH 浓度、机械搅动或超声处理、预脱标以及分选策略等都会影响脱胶效果。因此,建议回收厂与灌装方进行小试或中试验证,并记录残胶率、片材色度、颗粒气味以及清洗液的 COD/FOG 等指标。其次,要考虑标签、油墨和覆膜的协同作用,即便胶体能够去除,油墨体系、覆膜及涂布层也可能成为污染源,所以需对整套贴标材料的可回收性进行综合评估。再次,要关注再沉积与微粒管理,留意脱落胶的分散粒径和截留策略(如浮选、筛分、溶气气浮等),避免在清洗或漂洗阶段发生再吸附。另外,法规与合规方面,食品接触合规需要结合最终再生料的用途和当地法规进行体系性确认;跨国供应链则必须核对 REACH、食品接触声明以及迁移测试报告。最后,在引入低温加工和高脱胶配方时,建议同步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LCA),考量能耗、材料损失和化学品用量对总体环境绩效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 PPWR 等政策的推进以及再生成分目标的双重作用下,贴标胶的 “可控脱胶能力” 正成为 PET 闭环回收中的关键工艺点。Technomelt EM 335 RE 凭借可碱洗分散、最高 98% 的去除率、较低的加工温度以及符合食品级要求等优势,有望在减少杂质、提升再生 PET 品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它的实际效益仍取决于具体的工艺参数和配套材料,产业链需要通过联合调试与验证,将实验室中的指标转化为稳定的量产绩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