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 月 29 日消息,8 月 28 日,全国工商联正式发布 “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榜单,国内民营经济领域的竞争格局再次清晰呈现。其中,总部位于江苏的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表现亮眼,以 8715 亿 2079 万元的营业收入总额位居榜单第三名,仅次于总部设在北京的京东集团与总部位于浙江的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在同期发布的 2025 中国民营制造业 500 强榜单中,恒力集团更是一举拿下冠军宝座,彰显出其在民营制造业领域的强劲实力。
作为恒力集团旗下核心板块,恒力石化近年来已成长为国内举足轻重的民营炼化巨头。据世界化工产业研究团队从今年早些时候披露的年报中获悉,2024 年恒力石化实现营业收入 2362.73 亿元,这一规模占恒力集团全年营收的四分之一以上,成为集团营收的重要支柱。从业务发展路径来看,恒力集团最初聚焦纺织和化纤的民用终端消费领域,随后逐步向上游拓展业务版图,最终构建起从原油加工,到芳烃、乙烯生产,再到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合成,进而延伸至聚酯(PET)、涤纶以及薄膜、塑料等产品的世界级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形成了覆盖上下游的完整产业生态。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今年 7 月底,从相关官方渠道公开资料中可获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简称 “大化所”)与恒力石化签署了包括己二腈工业化生产在内的 3 个技术开发合同,总金额达 1.1 亿元。在双方合作的技术成果中,已有 6 项进入中试放大阶段,按照预期,这些技术成果投产后产值将达到 100 亿元。回溯合作历程,大化所在 2024 年 9 月 5 日举办的科技成果对接会上,就曾重点介绍 “环氧环己烷一步法生产己二腈” 的新技术。相关数据显示,该技术在公斤级反应规模下,己二腈收率达 85%,纯度可达到 99.6%,选择性超过 85%,这些关键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在技术介绍后的第二天,也就是 9 月 6 日,大化所便与恒力集团签署了《精细化学品系列产品合作开发协议》,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浙石化已确定布局己二腈领域。如今,同为民营石化巨头的恒力集团也凭借新技术高调进入己二腈和尼龙行业,这一现象表明业界对国内尼龙材料市场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也预示着国内己二腈行业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从技术细节来看,大连化物所公开数据显示,相较于目前主流的丁二烯氢氰化法,环氧环己烷路线在反应步骤上减少 40%,能耗降低 30%,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不过,世界化工产业研究团队指出,环氧环己烷路线己二腈作为一种全新的己二腈生产工艺路线,其技术成熟度仍需持续跟踪观察。对该路线选择的思路可进行初步分析:环氧环己烷可由环己烯经碳碳双键环氧化生成,而环己烯是苯部分加氢的产物。在传统产品链中,环己烯通常会进一步水合生成环己醇,环己醇再脱氢生成环己酮,环己酮与双氧水、氨反应生成环己酮肟,随后在强酸性条件下发生贝克曼重排反应得到己内酰胺,而己内酰胺正是尼龙 6 的重要单体原料。此外,环己醇也是经硝酸氧化生产己二酸的重要中间体,己二酸则是尼龙 66 的关键单体之一,尼龙 66 的另一个单体是己二腈加氢产物己二胺。
由此可见,大连化物所的这条技术路线,实际上将尼龙 6 和尼龙 66 两大通用尼龙的单体产业链进行了贯通,且全部以碳六(即苯)作为原料来源,避开了丁二烯这一碳四组分。不过,由于该技术路线目前尚未有工业化装置投产,其与丁二烯法、己内酰胺法、己二酸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等现有工业路线在技术经济性方面的对比情况,目前尚不明确,未来还需通过工业化实践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