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 月 30 日消息,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普利特”)旗下安徽高端车用改性材料生产基地于今日宣告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 10 亿元,既是普利特推进 “新材料 + 新能源” 双主业战略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凭借公司在 2025 年上半年优异的财务业绩与全球化的产能布局,为长三角地区新材料产业的升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选址来看,普利特安徽基地落户马鞍山,核心考量在于当地 “长三角几何中心” 的独特区位优势 —— 这里紧邻长三角地区的主流车企生产基地,能够精准破解当前区域产业发展中的 “材料痛点”。近年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全国占比接近五成,直接带动了车用改性材料需求的持续上涨。然而,高端改性材料的产能增长速度却未能跟上需求步伐,特殊性能材料长期依赖从外地调配产能。值得关注的是,该基地在筹备阶段便已成功锁定首批订单,投产首日即可实现产品下线,真正达成了 “投产即满产” 的目标,这一成果将有效填补长三角北翼高端改性材料的产能空缺,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链的供给体系。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安徽基地并非单一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而是围绕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需求,构建起多领域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形成 “新材料 + 多场景” 的产品矩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基地重点开展电池包壳体、内饰结构件的研发与生产,以满足车企对材料轻量化、高耐候性的技术要求,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提供可靠的材料保障;在智能装备领域,针对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设备的特性研发专用改性材料,助力提升装备运行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发无人机机身、通航设备所需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满足减重需求,为低空装备的安全化、高效化发展提供支持;在储能装备领域,重点打造防火阻燃型储能柜体与电池支架材料,相关产品已通过严苛的性能测试,将为储能产业的安全运行筑牢材料防线。
在战略网络升级层面,安徽基地的投产标志着普利特全球产能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 “国内全域覆盖 + 海外重点辐射” 的格局逐步成型。国内方面,普利特已构建起涵盖华东(嘉兴)、华北(天津)、华南、西南及安徽基地的全域覆盖网络,此次安徽基地与天津基地同步投产,分别辐射长三角中南部与环渤海区域,与嘉兴基地形成 “南北呼应” 的布局态势;海外方面,北美、东南亚基地持续为国际客户提供服务,全球化供应链体系日趋成熟。随着安徽基地 5 万吨产能的逐步释放,国产高端改性材料的供给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汽车新材料产业链实现 “自主可控” 奠定坚实基础。
从未来发展来看,安徽基地的投产是普利特推进 “新材料 + 新能源” 双主业战略的关键一步。当前,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材料需求将持续增长,而安徽基地可同时承载改性材料与新能源材料业务,为公司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提供有力支撑。
后续,普利特将以安徽基地为重要支点,深化与长三角地区车企、智能装备企业的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改性材料向 “更轻量化、更高性能、更绿色化” 方向升级;同时加快新能源材料技术的落地应用,积极探索 “改性材料 + 新能源部件” 的协同发展模式。从长远视角出发,公司将以安徽基地投产为新起点,持续助力中国从 “汽车大国” 向 “汽车强国” 迈进,为新材料产业链的高端化、自主化发展贡献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