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7日消息,近日,湖北日报发布报道称,位于宜昌姚家港化工园的枝江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已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45亿元,占地1588亩,自2022年6月开工以来备受瞩目。此次投产标志着三宁化工成功从传统化工向化工新材料转型,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该项目的核心装置工艺是三宁公司历经十年自主研发的重要成果,能够将己内酰胺的生产成本降低1000元/吨,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项目中的双氧水装置和硫酸装置有望成为细分行业内首个实现无人操作的黑灯工厂,展现了三宁化工在智能化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
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将年产40万吨己内酰胺及聚酰胺切片、20万吨聚酰胺差别化新材料纺丝和20万吨尼龙66,年产值有望达到187亿元。这一庞大产能的实现,将进一步巩固三宁化工在化工行业的领先地位,并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与三宁化工的其他子公司形成了完整的循环产业链,除了苯和硫磺需要外购外,其他原材料均通过管道运输实现自给自足。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降低了运输和生产成本,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尼龙66市场的不断扩大,多家企业纷纷入局。据了解,中国PA66产能预计在2024年5月将突破100万吨规模。而在这个百亿级投资赛道上,新和成、河南心连心化学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尼龙生产线,以满足市场对尼龙66的持续增长需求。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尼龙66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和合成纤维原料,在工程塑料、纤维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随着国内在建/规划PA66项目的不断推进,预计2025年国内产能将达到200-250万吨/年左右,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尼龙66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