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8月12日消息,欧洲正发起一场针对一次性包装的“硬仗”,随着新的欧盟包装法规(PPWR)正式生效,一场旨在到2040年至少减少15%包装废弃物的变革风暴,正猛烈席卷欧洲袋类产品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Ceresana发布的第五次欧洲袋类市场全景调查报告,为我们揭示了这场变革下的市场新动态。数据显示,塑料购物袋在欧洲市场的地位正不断下滑,而纸质包装在多个应用领域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宠儿”。与此同时,具备特殊性能的功能性塑料以及生物基材料,也在这场变革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一次性塑料袋的衰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欧洲,越来越多的零售连锁店选择停供一次性塑料袋,超市里散装果蔬的包装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曾经的薄塑料套袋换成了小纸袋。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聚乙烯(PE)类塑料袋消费量的显著下降。然而,市场的变化并非简单的“以纸代塑”。BOPP和BOPET等具有耐温、阻隔性等特殊性能的塑料薄膜,因其能满足零食、化妆品等需要长期保存产品的包装需求,其市场需求反而呈现出增长态势。此外,垃圾袋市场也出现了微妙变化。由于塑料购物袋二次用作垃圾袋的场景减少,短期内垃圾袋消费量略有上升。但Ceresana预测,随着欧洲家庭垃圾总量的减少,纸质或生物塑料垃圾袋的需求也将逐渐下降,这表明包装减量的政策效应正在沿着产业链逐步传导。
目前,欧洲每年袋类产品的生产量高达780万吨,其中土耳其凭借成本和产能优势,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袋类产品生产国。在PPWR法规的推动下,欧洲袋类行业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的深刻转型,专业化和个性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智能包装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这一转型的突出亮点。通过集成温度监控传感器、二维码等交互元素,并结合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生产流程,包装已经能够实现灵活设计、小批量定制,精准满足特定目标群体的需求。例如,食品包装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食品的新鲜度,而化妆品包装则可以通过二维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使用建议。在循环经济与生物经济理念的驱动下,生物基、可回收或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在市场上的占比也在持续提升。自立袋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凭借其便携性和密封性,在食品、卫生护理品及宠物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替代传统包装的重要选择。而重型工业用袋(如集装袋FIBC)的需求则与建筑业的景气度紧密相连,反映出包装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紧密联动。
Ceresana的报告还揭示了政策驱动下的市场重构路径。以回收率为例,部分北欧国家通过完善回收体系,已经实现了塑料包装回收率超过90%的佳绩,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而南欧国家则更侧重于生物基材料的研发,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格局。这种区域特色与统一法规的结合,正推动欧洲包装市场朝着更加可持续、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从塑料购物袋的逐渐退潮到智能包装的迅速崛起,欧洲袋类市场的变革既是政策倒逼的结果,也是行业主动创新的体现。在PPWR法规的时间表上,2040年的废弃物减量目标正一步步转化为当下的技术突破和市场选择,为全球包装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