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9月25日消息,近年来,户外运动热潮在国内消费市场快速兴起,成为纺织行业中难得的持续增长领域。户外面料的持续走俏,直接推动了锦纶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就连国内涤纶龙头企业也纷纷跨界布局,斥资加码锦纶赛道。
户外休闲生活方式的流行,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形成趋势。社交平台上,滑雪、露营、徒步等户外相关内容的点击量节节攀升,带动了中高端服装市场对锦纶长丝的需求增长。锦纶长丝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户外运动服、泳衣、内衣、衬衫及时尚女装等领域,特别是差别化、功能性锦纶产品,在装饰和工业市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以滑雪运动为例,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2月4日雪季期间,全国31个省(区、市)的934个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达1.51亿人次,同比增幅27.8%。从月度数据变化来看,客流量呈稳步上升态势,2024年11月为4204.8万人次,12月增长至4694.5万人次,2025年1月进一步攀升至5266.1万人次。与此同时,入境滑雪客流也实现增长,本雪季达到51.8万人次,同比增长29.8%。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在滑雪服领域,锦纶凭借其优异性能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面料之一。滑雪运动对服装性能要求极高,而锦纶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专业滑雪服的外层面料中,锦纶材质的使用占比颇高,约70%的高端专业滑雪服外层面料锦纶含量超80%,部分顶级品牌的外层锦纶含量甚至可达90%以上。在里料应用上,锦纶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备的良好顺滑度不仅提升穿着舒适度,还能促进服装内部空气流通,有效降低闷热感。在此趋势下,不仅专业户外装备需求激增,始祖鸟、迪桑特等户外品牌服装也成为都市通勤穿搭的流行选择。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天猫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运动户外市场规模将接近6000亿元。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锦纶的性价比持续提升,与涤纶之间的价差逐步缩小。以涤纶POY150D/48F与锦纶85D/24F为例,当前两者价差约为6850元/吨,较2024年同期的9325元/吨减少2475元/吨,跌幅达26.5%。这一变化对下游化纤织造工厂而言,意味着成本降低,进而推动锦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国内锦纶市场仍存在较大成长空间。
锦纶产业的良好前景吸引了涤纶龙头企业跨界布局。1月20日,国内涤纶长丝龙头企业百宏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投资建设年产能约12万吨的锦纶项目。总部位于福建晋江的百宏实业,近年来在差别化涤纶长丝研发上持续发力,推出了超仿棉、抗紫外线、吸湿排汗、阻燃、抗磨、抗菌等多款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鞋类及家纺领域。此次新投资计划是公司经营扩张的重要举措,百宏将设立子公司,总投资约23.96亿元,其中37381万元用于购置土地及建设约23.05万平方米新厂房,136192万元用于采购生产线及其他配套设备,剩余约66000万元作为流动资金。该锦纶项目建设周期为2025年至2027年,预计2026年起逐步实现投产。
受市场前景驱动,我国锦纶产能已进入高速扩张期。据CCF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立项的锦纶6民用丝项目产能超过200万吨,其中2024年预计新增产能40-45万吨,2025年计划新增产能超100万吨。不过,由于产能扩张速度较快,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完全消化,预计规划项目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产能延期至2026年及以后投产。
从锦纶丝规划项目的布局特点来看,企业多以完善产业链或扩大现有规模为主要方向,具体包括行业老牌企业的产能扩张、下游织造企业或上游原料企业向纺丝环节延伸等模式。其中,织造厂上马锦纶丝设备多以自用为主,涵盖汕头圆机、福建经编、江苏喷织等领域的厂家;同时,也有少量企业已在规划二期、三期项目,计划依托自身地理优势,从自用逐步转向对外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