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IR成像,破解黑色塑料分选难题!

   时间:2025-08-21 来源:色母粒产业网发表评论

【色母粒产业网】8月21日消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面临新挑战,黑色塑料回收难题亟待突破。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和食品包装等领域的重要材料,黑色塑料因其优异的耐用性和功能性备受青睐,却因回收技术瓶颈成为环保治理的"顽疾"。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当前全球塑料年产量已突破3.8亿吨,其中黑色塑料占比约15%。然而在回收环节,传统近红外(NIR)分选技术难以识别炭黑着色的黑色塑料,导致大量可回收资源被错误归类,最终进入填埋场或焚烧炉。这一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欧盟等地区再生塑料使用目标的实现。

为解决这一行业痛点,中波红外(MWIR)高光谱成像技术崭露头角。与传统NIR技术不同,MWIR系统能在3-5微米光谱范围内精准捕捉塑料分子的特征信号,突破颜色限制实现准确分类。该技术通过高速扫描传送带上的物料,结合智能算法实现自动化分拣,大幅提升黑色塑料的回收率和纯度。

在汽车制造领域,这项技术可有效回收仪表板、保险杠等黑色塑料部件;电子行业则能重新利用废弃设备中的黑色外壳;食品包装中的黑色托盘也将获得新生。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达成欧盟《报废汽车指令》和《包装废弃物指令》的回收指标,更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从环保效益看,MWIR技术的应用将减少塑料填埋量,降低碳排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经济层面,企业既能节省原材料采购成本,又可避免因未达回收标准面临的处罚。这项创新技术正成为助力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延伸生产者责任(EPR)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

行业专家指出,中波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标志着黑色塑料回收进入新纪元。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普及,塑料回收产业将突破颜色限制,迈向更高效、更精准的新阶段,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创新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关闭
色母粒产业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色母粒产业网微信客服

400-1130-365
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