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月13日消息,根据Czapp公布的数据,中国瓶级PET(HS 39076110)出口在去年11月实现了显著增长,出口量超过47.5万吨,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20%。这一增长趋势与10月份的订单增长相吻合,预示着今年第一季度出口形势的乐观。据悉,11月份的订单量预计达到40万吨,而12月上半月的出口数据同样显示出强劲的势头。
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尽管印度对中国实施了反倾销措施。据海关数据显示,11月份印度成为中国瓶级PET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达到3.66万吨,环比增长55%。在前11个月中,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总量同比增长了11倍,累计出口量达到约19万吨。此外,11月份中国对俄罗斯、阿尔及利亚、东非以及阿联酋等地的出口也表现不俗。然而,红海地区的局势可能对未来的出口形势产生一定影响。从数据来看,中国原生瓶级PET的出口量在去年仅在5-8月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在第四季度实现了大幅增长,超过了去年同期。因此,预计2023年全年出口量将超过2022年全年。
另一方面,欧洲rPET瓶片市场近期也出现回暖迹象。据ICIS透露,欧洲瓶砖价格和需求的上升是推动市场回暖的主要因素。欧洲南部FD(自由交付)透明瓶瓶砖的价格每吨上涨了50欧元,而意大利的FD透明瓶片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吨1000欧元。意大利再生企业预计,下次瓶砖的拍卖价格很可能将超过每吨500欧元。此外,欧洲再生企业还表示,1月和2月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买家对于瓶片和粒子的询价都在增加。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瓶砖价格的上涨以及买家对未来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担忧。然而,这个趋势能否持续更长时间仍有待观察。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欧洲市场的这一变化可能对全球瓶级PET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值得业内人士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