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消息,随着6月的到来,前期停车的装置逐渐重启,使得供应利好支撑的力度有所减弱。尽管中下旬有中天合创的70万吨/年和神华宁煤的50万吨/年装置计划进行检修,但整体来看,检修装置数量明显减少,供应量在逐步攀升。
月初,端午节前的成本端市场指引作用并不明显,石化及中油企业的出厂价格调整步伐迟缓。贸易商根据自身状况对报价进行了小幅度的调整。端午节后,石化库存的积累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水平,现货市场的询盘气氛显得较为平淡。加之,随着之前停车的装置重新启动,供应利好的支撑进一步被削弱。同时,终端市场进入了消费淡季,工厂订单表现疲软,这进一步抑制了市场成交量的放大。
从需求面来观察,2024年1-4月,聚丙烯的进口总量达到117.47万吨,同比减少了21.34万吨,跌幅为15.37%。这一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海运费的上涨,使得海外买家的采购更为谨慎。此外,自5月以来,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供应有所增加,导致海外买家对国产货源的询盘积极性一般,出口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从塑编行业的开工情况来看,近期的平均开工率已降至39.7%左右。随着肥料需求的转淡,局部地区的观望情绪加重,化肥袋的订单成交也在降温,预计未来塑编工厂的开工率可能会持续下滑。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展望后期,6月中下旬,独山子石化、延长榆能化的二线装置仍处于检修期,中天合创的双线也将进入检修。但总体来看,国内聚丙烯停车的企业数量在减少。同时,新投产的装置将逐渐释放产量,供应端存在增量的预期。然而,6月正处于传统的需求淡季,原料价格的坚挺抑制了下游的采购意向,成交进度的跟进有所放缓。综上所述,预计中下旬的PP市场,在多数时间内可能会呈现偏空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