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7日消息,美国大选结果趋于明朗,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再次当选,引发全球关注。特朗普在竞选中明确表示,将继续坚持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并计划推进《互惠贸易法案》,甚至提出对世界其他国家征收15%至20%的关税。这一政策走向,无疑将对中国化工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和变数。
回顾特朗普上一任期内,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历历在目。2018年至2019年间,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发起了三轮加征关税的措施,涉及众多化工产品,如润滑油、聚乙烯、聚丙烯等。这些关税壁垒不仅增加了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成本,也影响了相关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然而,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对包括原油、LNG、甲醇等在内的几十种美国化工品加征关税。
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虽然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对中国化工企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石化产品直接出口的影响相对有限。这是因为征税清单中多数产品的对外出口比例较低,主要出口对象也集中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聚醚多元醇等少数产品对中国美国的出口量仍占较大比例,每年出口量占比约达5%,这可能成为未来贸易政策调整中的敏感点。
同时,中国在反制措施中也针对了美国的一系列化工品。其中,丙烷、LPG、聚碳酸酯等产品的进口可能受到较大影响。这些产品在美国的进口量中占比较高,分别达到了38.5%、55%和8%。一旦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进一步收紧,这些产品的进口成本将大幅增加,可能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面对特朗普再次当选可能带来的贸易政策变化,中国化工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应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