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产业网】11月12日消息,欧盟近日出台了一项新法规,明确规定从2025年起,所有PET饮料瓶必须含有至少25%的再生塑料成分,这标志着欧盟在推动循环经济和环保事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这一新法规不仅为PET塑料饮料瓶设定了具体的再生成分目标,还旨在通过提高一次性塑料饮料瓶中的再生塑料含量,来进一步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欧盟委员会表示,这一举措是推动欧洲塑料循环经济的关键政策之一,旨在应对全球塑料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还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回收和再生成分指标。据色母粒产业网了解,到2025年,PET瓶的分离收集率需达到77%,2029年则需提高至90%;同时,从2025年开始,PET瓶中的再生塑料含量至少需达到25%,到2030年,所有塑料瓶中的再生成分比例则需达到30%。
然而,尽管回收行业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但由于单次使用塑料指令的不确定性以及回收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塑料行业仍面临不小的压力。特别是对于未达标的罚款和费用缺乏清晰说明,这使得实现25%的再生目标变得更加困难。目前,全球仅有约9%的塑料得到了回收利用,而大多数一次性塑料由于污染或质量低劣而难以再利用。
以PET塑料瓶为例,虽然其强度轻、透明且可多次回收使用,但在美国的回收率却仅为29%。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使用167个塑料瓶,全国每年使用的塑料瓶数量高达500亿个。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虽然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但却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当它们逐渐分解为有害的微塑料时,更是对海洋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这些挑战,欧盟表示将持续推动塑料回收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谷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人兼专家罗伯特·利特尔也对此发表评论称:“欧盟的目标值得称赞,但它的成功关键取决于对不合规行为的明确处罚和简化的审计程序。”他强调,为了实现塑料污染零排放的未来,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即使有了最好的政策,也需要持续的创新和进步。
此外,解决塑料回收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也至关重要。例如,回收产品与未回收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的差异仍然是制约回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使在欧盟这样循环性较强的经济体中,塑料回收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欧盟和各成员国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措施来推动塑料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